养生

「无念」这个词句,若是你把它解释成“什么都不能想”,那试问接下来怎么面对生活呢?

既然不能用在日常生活,那佛经岂不是变成可以解释但却不能用的学问了吗?

实际上佛经中的「无念」,指的是违背养生的妄念没有了,而有助于养我身心性命的念头都还保留着呢,哪里是头恼一个念头都没有呢!

这样的解法才不会堕入顽空的陷阱之中。

佛经中其若有解释起来很矛盾的字眼,也都照这个模式去理解,便能触类旁通;生活中若有不知如何是好的矛盾,也用这个原则去判断,便能活泼权变了。


例如有人问:「我是个学佛的人,却常在安宁病房欺骗病人说“不会死”,这算不算妄语啊!」

试想,一个小小的谎,能让临死的人得到安心,让他走向更好的道路,丝毫没有违背养生的原则,这是功德一件,怎会是妄语呢!

我举个例子,好比你看到有个人被追杀,后面拿着刀子的人问你刚刚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你要老实说”有“呢?还是骗他说”没有“呢?当然要说没看到啦,这算妄语吗?当然不是,而且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呢!


或是有人问:「能不能杀蟑螂蚊子呢?」

我这样说好了,如果登隔热流行了,不杀蚊子的话会死很多人,那国家会不会派出卫生单位来杀蚊呢?当然会的,如果杀了一些害虫能保护更多人,那么这是功德一件,情有可原的。

那么家里的蚊子可不可以杀呢?

当然若是危害到健康还是要清除的,或是用些驱蚊的东西就可以把蚊子赶出屋外了。


依照这样的原则,那么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应不应该杀呢?如果留着他会使更多人的生命受害,杀了这个人等于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那么判这个人死刑非但没有过错,而且是功劳一件呢!


因此,不论一般人的生活也好、修行人的修为也好,其行事对不对、应不应该,要如何权变才算合理,都是以符不符合「养生」的原则,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有了这个认识,世上的事情,就任你活泼运用了,而不至于被死板的原则给捆绑得不知所措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已至 SUMMER 夏至...
    af1a6fb8500a阅读 4,770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7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46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10,413评论 1 6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8,356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