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些jaeger的改进:增加客户收货信息的维护。其他就,嗐... 最重要的YE没动,感觉是因为没听客户吵过,不知道做成什么样,不想浪费自己时间。
自己的时间不被客户浪费掉,只有被自己浪费掉了。从昨天中午开始我就在仿制365Dots,到今天现在(11点)完成,截图保存设为壁纸,刹住。现在在看公众号文章 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提炼一下:
- 把一件事当成做任务,会感到必须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能顺利完成,但“万全”是不可能达到的状态,于是造成拖延;
- 开始做一件事的同时,给它赋予很强的意义和仪式感。例如设定一个每天要完成的量化目标,当目标达成时不会特别开心,因为这是必须做到的;完不成时会焦虑,因为离最终目标又被拉长了。每天只有完成当日目标那一刻有一点点开心,其他时候更多地感受到的是压力。在“完成”这件事之前,反馈路径实在太长太长,没有正面反馈的激励想走完全程太难了。
- 要想真正做成一件事情、学会一样东西、获得自我提升,更好的方式,不是把它当成一个非日常的、亟待去解决的任务,而是把它化入你的日常生活本身,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抱着“
我只要把这项任务做完,就完事了,我就可以掌握/学会/做成它了”这样的心态,只会事倍功半。 - 换个思考方式,用“优化心态”代替“任务心态”,把努力当成是在持续性地优化日常生活状态的过程,具体的三点:1. 确定真的有足够强烈的意愿,2. 培养日常中的习惯,周期放长,别把自己逼急了,3. 从行动中获得正反馈,享受过程。
摘抄:4.2 化入日常的习惯
把一件事情看得越重、越严肃,你真正能够做成它的几率其实反而是不高的。为什么?因为你很容易患得患失,很容易为了它而牺牲掉其他「次要的」事情,让它在你的心智中占据过高的比重,从而把遭遇到的一切失败、挫折、压力都无限放大…… 它不应该是一种需要去严肃对待的任务,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期地持续下去。
摘抄:4.3 享受过程
你需要把一件事情彻底做完,才能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回报和幸福感。但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无法获得足够的反馈的。这就导致了:除非你的意愿足够强,强得可以令你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你是很难真正「坚持」下去的。所以,更好的模式是什么?是从你去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去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依靠这些反馈来支撑你不断前行...... 要关注行动本身,享受行动的过程,而不是只盯着行动能够带来的结果。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够真正地把这件事情长期地「持续」做下来。
摘抄:其他
这就是一个不断设计、调整和优化「日常生活」,让自己朝着想要的方向行进的过程
不要忘记,组成我们生命的最重要部分,永远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