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朱永官院士和政府对接的会议,这次会议朱院士带了六位所长和两个研究所的杰青一并参加,让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知识就是财富的至理名言。同时也很好奇他们的大脑里都装了些什么,竟然可以容纳那么多的知识而不产生混乱,当然这些疑问都是深藏在自己的内心,一个人自问自答即可。期间有一位研究大数据领域的杰青说现在的社会信息是不对称的,比如生活在农村的人觉得这个社会大部分都是农民组成的,因为他接触到大学生研究生的概率低,而大学生们又认为这个世界上大学生很普及,因为他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因为圈子的不同,所以产生了信息孤岛,也就是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也仅是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解答。
到今天为止,认识世界这道题原则上是不可解的。大哲学家康德也只好宣布:“物自体”不可知。意思是说,我们只能了解现象界,而不能了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我们有那么多科学定律,都不能用来认识世界吗?可以说,几乎所有定律都是关于世界的信息,相当于给世界拍了张照片,但并不是世界本身。这就导致我们对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我们不太关心世界的源头是什么,更关心我们自己是谁。
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哲学家笛卡尔的回答最为经典,我们最为熟悉的“我思故我在”其实就是笛卡尔在理性层面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庄子》中有个“庄周梦蝶”的寓言,笛卡尔也思考了类似的问题:怎么才能证明我存在呢?现在的我,会不会是另外世界的“我”在做梦呢?会不会是某个人在我脑中植入了什么东西,让我看到眼前的一切呢?
于是,笛卡尔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假设可能存在一个“邪恶骗子”,他可以把想法和知觉植入人脑中,所以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邪恶骗子”在你脑中植入的想法而已,就像我们在《盗梦空间》、《黑客帝国》中看到的桥段。
今天有人把笛卡尔称为“虚拟现实理论之父”,但他的假想是有可能存在的,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无法从逻辑上证明我们不是生活在“黑客帝国”里。正如埃隆·马斯克曾在一个访谈中提到,我们生活在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亿分之一。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内心痛苦,就是因为与源头世界失联。 而与源头连接的方法,就是“临在当下”。
但是,在我们心中,通常都把过去和未来看得很重,恰恰没有当下。当下通常被我们当作未来的一块踏脚石,是实现未来目标的工具和过程。但如果你把生命的“一”放在未来,就会出现一种“未来悖论”:你说,等我实现了未来的某个目标,我就幸福了,当你实现这个目标之后,又会继续想一个未来的目标,之后还会不断有下一个目标。也就是说,你会永远都在转向,就像一头驴,主人为了让它拉磨,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驴拼命追胡萝卜,不断转向,却永远都追不上。
什么叫当下?
当下是极微小的光和光之间的那条缝,但是无限小等于无限大,如果我们从这个缝切下去,就能连接上源头。也就是说,当下不是时间,而是时间和时间之间那条缝。
所以,那一瞬间才是你跟源头连接的地方。《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的一段话特别棒:在认知一个物体之前,必然有一种非知识的意识,斐德洛称之为良质的意识。在你看到一棵树之后,你才意识到你看到了一棵树。在你“看到”的一刹那以及“意识”到的一刹那之间,有一小段时间。
这段时间就是当下。
今天我们基本上都在时间的水平线上奔跑,追求更多更快,几乎很少有人告诉你,真正的力量不在未来,而在当下,“临在当下”这四个字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
我们怎样抓住当下?
就是此时、此地、此事,达到一种“No Mind”的状态。讲一个故事,有位禅师开悟了,小和尚就问禅师说,你开悟前和开悟后有什么区别?禅师说,我开悟前砍柴、担水,开悟后砍柴、担水。小和尚接着问,那不是一样的吗,怎么能叫开悟?禅师回答说,我开悟前砍柴的时候想着担水,担水的时候想着砍柴,我开悟后,砍柴的时候想着砍柴,担水的时候想着担水。
你要集中于此时、此地、此事,忘掉过去,忘掉未来,怕的就是你在工作的时候,想着通过这份工作赚一笔钱,然后退休去享受生活。工作时心在别的地方,既做不好工作,又不是修行的状态。
假如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临在当下,那就是分形学里的“Z⇄Z²+C”,带入一个“Z”,得到一个新的“Z”,循环反复,临在当下就是“⇄”这个符号,不是结果,是过程。
可能很多人会担心,如果只是此时、此地、此事,会不会影响我的业务?会不会让我丧失远大的理想?
恰恰相反,让自己达到“No Mind”的状态,不是放弃努力,而是把自己托付给一个更加宏大的力量和智慧。击穿阈值之后连接源头,获得的力量和智慧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时间是接近留白的,有多少时间是留给安静下来的自己的?杜克大学有一个教授研究声音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影响,他对比了绝对安静和莫扎特的音乐在人脑中产生的效应,结果发现,绝对安静比音乐更能促进脑细胞的发育。科学家的研究还发现,每天安静两小时,就会促进大脑中海马区的发展。
《新世界》里有一段话写到了寂静之美:
静默的确是空间的另一种表达。在生活中碰到静默的时候有意识地觉知它,这样可以使我们与内在那个无形和永恒的向度联结,那个向度是超越思想和小我的。
如果能临在于当下,临在于寂静,就能超越思维,产生觉性智慧。
觉性智慧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可以用“灵感”这个词来表达,我们通常把灵感理解成思想里的灵光乍现,突然有了个好主意,突然冒出了个好创意。其实不然,灵感是正常状态,只不过被遮蔽住了,如果你能去除那些遮蔽物,让它自然流淌出来,那才是最美妙的一种意识状态,我称之为“灵感流淌”。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中,主人公在一所大学里教修辞学,布置了一个题目,写一篇500字的文章。班里有个女生才华平平,她想写一篇关于美国的文章,写不出来,向老师求教。老师说,题目太大了,你不要用500字写美国,你可以用500字写一下我们的城市。
第二天那个学生还是没写出来,老师说你再缩小一点,把学校门口的街道写出来。女学生还是愁眉苦脸,写不出来。老师急了,让她写学校对面的歌剧院,女同学还是写不出来。老师实在太愤怒了,亲自把她领到歌剧院对面,让她从歌剧院正面墙壁左边最下面的第一块砖开始写。
结果到了第二天,这个学生不是带来一篇500字的文章,而是带来了一篇5000字的文章。
我想这个练习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灵感流淌的状态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
用勤奋击穿每一个当下,美好就会自然而然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