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企业能量模型之产品
企业能量模型
产品生产势能,营销和渠道把势能转化为动能。企业需要对能量模型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理解自己的能量水平和转化效率,然后思考产品、营销和渠道,到底哪一个对企业来说最重要,有目的地加强最重要的部分。
产品的创意、独特性和品质,或者说它积蓄的势能,决定了它最高可以达到的销售量级。
品牌容器
品牌是一个容器,承载着消费者的“了解、信任、偏好”。不能被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不叫品牌,叫商标。建设品牌,努力是必需的。但在努力之前,首先要想清楚打算往品牌容器里注入什么:是品类价值,“我和别人不一样”;是品位价值,“我比别人更显档次”;还是品质价值,“我的质量最好”。
品牌是一个容器,一个装载消费者“了解、信任、偏好”的容器。越是从了解到信任,再到偏好,这个容器的价值就越大。
爆款
把大比例资金投注在小部分产品上,以期赢家通吃,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找到足够细小的长尾;第二,满足最长尾的需求里最大众的痛点;第三,利用互联网降低边际成本。
互联网不但没有让关注流向长尾,反而更加聚向了头部。
用户代言人
产品为王、渠道为王的时代远去,会导致用户开始真正掌握对企业的生杀予夺大权。从B2C的思路走向 C2B,就是成为“用户代言人”。公司内部可以设立“产品经理”职位,或者在某些条件具备的行业,从B2C的爆款思路转变为C2B的大规模私人定制思路
从产品的代理人,变成用户的代言人。
最小可用品
这是《精益》里提出的一个概念,即通过做能够满足最基本动能的产品,不断接受用户反馈,快速迭代,直到做出真正符合需求的好产品。关于最小可用品,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不要认为你真的了解用户。乔布斯也许可以,但大部分人不是乔布斯。既然不了解,一定要犯错,那就抛出最小可用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犯错,然后再快速改正。第二,不是所有行业都适用最小可用品的逻辑。
创业者有一个非常大的忌讳,就是爱上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爱上用户的需求。
企业能量模型之定价
渗透定价法
用微利的价格,快速获得市场份额,并下推竞争对手。在使用这种牺牲利润、获得市场的渗透定价法时,需要注意几点:第一,这个市场必须足够大;第二,消费者岁价格敏感,而不是对品牌敏感;第三,大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第四,低价策略真的能吓退现存及潜在的竞争对手。
渗透定价法的极致,就是免费。
撇脂定价法
产品如果能使消费者感到新奇,也能付得起钱,在还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用高定价进入市场,获得超额收益,然后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降价。撇脂定价法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坏处也显然易见,简直就是邀请竞争对手入场的镶金边的邀请函,而且根据价俩之秤的逻辑,会牺牲一定的销量,撇脂定价法是拥有定价权的产品提款的手段,与没有定价权的产品基本无关。
撇脂定价法又被称为“高价法”,是一种与渗透定价法截然相反的定价策略。
组合定价法
这是对“价格锚点”等消费心理学、“二段收费”等基础商业逻辑的集大成应用。一套组合定价拳法包括:产品线定价、备选品定价、互补品定价、副产品定价、捆绑式定价、分部式定价和单一定价。
组合定价的拳法有七招。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一种让每个群体,甚至个体,付出他所能接受的最高价的定价方法。其核心在于:如何把有支付能力的人找出来。合法的价格歧视有三个等级:个体歧视、销量歧视和区隔歧视。
合法的价格歧视,其实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消费者定价
消费者定价通常实现的方式是拍卖和逆向拍卖。拍卖,就是在供小于求、一物难求、卖方主动的情况下,通过消费者竞标的方式,获得最高成交价的一种策略,比如荷兰式拍卖、维克瑞拍卖等。逆向拍卖、就是在供大于求、库存压力大、买方主动的情况下,通过商家竞标的方式,尽量用低价满足价格敏感者,实现消化库存的目的,典型案例有Priceline、ScoreBig、Greentoe等。
价格,是商品的成本到消费者心理价位中间的尺度,最终更接近哪一端,是一场有关定位、人群、心理等因素的商业博弈。
企业能量模型之营销
定位理论
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新品类,然后成为这个品类的第一。具体做起来有四个步骤:第一,找到未被满足的痛点;第二,据此建立新品类;第三,用最简单的信息不断攻占消费者心智;第四,和第二名一起夯实品类,做大蛋糕。
不能成为品类第一,就创造一个新品类。
关注消费者的买点,而不是产品的卖点。
饥饿营销
这是一种通过故意调低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高利润和提升品牌附加值的营销手段。使用饥饿营销有三个前提: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消费者心智不成熟、市场竞争不激烈。
饥饿营销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品牌附加值。
技术采用生命周期
一项新技术进入市场时,会按顺序面对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落后者。在包容的早期采用者和挑剔的早期大众之间,有一个死亡之井,跨不过去,新技术就会昙花一现。怎么才能跨过去?学习“诺曼底登陆”:首先,找到无人海滩;其次,构建整体战队;再次,运用致命武器;最后,开打艰苦巷战。
没能纵身一跃,把意见领袖喜欢的“有趣的科技”变成普通大众喜欢的“有用的产品”,是现象级产品昙花一现的真正原因。
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指企业面临危机,尤其是声誉危机时的公关手法,其本质是大众情绪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情绪如洪荒之力,只是情绪能够引导情绪。回应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公关团队首先要认倒霉,那种“XX更差,你这么不管”的失衡心态,会扭曲后面的回应;其次不要玩手段,错把勉强道歉当成捍卫尊严的开场白;再次要往死里认错,万众瞩目之下,小错也是大错,道歉到消费者于心不忍为止。一切心存侥幸、试图移花接木,把不满情绪引向央视的做法,都是作死。
真正决定危机是否开始、如何开始的,正是公关部门的回应方式。
独特销售主张
独特销售主张有别于定位理论,是从既有产品找到卖点的方法。如何来找?记住三点:有巨大说服力的、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对消费者的好处。
找到独特销售主张,就是从产品里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对消费者的好处。
企业能量模型之渠道
深度分销
通过深度参与,和分销商一起把产品部署到市场的毛细血管中。深度分销,要靠大量利润养育;高定倍率,是深度分销的大前提。在今天这个定倍率不断被互联网降低的时代,深度分销依然有意义。因为虽然有20%的消费者习惯网上购物,而且越来越多,但市场的毛细血管里依然有80%的消费者习惯线下购物。搜集这些流量,是深度分销的现实意义。
营销是为了提高“或然购买率”,渠道是为了提高"商品可得率“。
底薪+奖金+佣金+行为指标
把销售激励成虎狼之师,不能仅仅靠做操、跳舞或者喊口号。想要通过“人”这个渠道、这个流量入口赚钱,就要先想清楚怎么和他们分钱,懂得分钱是懂得赚钱的前提。
懂得分钱是懂得赚钱的前提。
全渠道营销
全渠道营销,就是通过重新组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方式,把一切和消费者的触点发展为渠道,有机统一地经营。有两种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渠道营销方式:会员店和体验店。会员店,是从线上获得客户,反哺线下;体验店,是从线下获得客户,反哺线上。
传递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社区商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区商务用距离上的“近”,来抗衡物流上的“快”。简单来说,从5公里的商圈,到1公里的社区,到100米的小区,到零距离的家庭,离消费者越近,越有竞争优势。线下商业不会被替代。互联网用信息对称加高效物流的方式,不断向零距离进攻。而线下商业用更好的体验,死守最后1公里,并不断突围。真正的零距离,是渠道的终极竞争。
社区商务,用距离上的“近”来抗衡物流的“快”,从而形成一道屏障,成为无法被互联网取代的商业风景。
反向定制
反向定制,就是通过柔性生产的技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把工业化的效率和个性化的体验结合起来,从用户订单触发生产的商业模式。反向定制的前提,是模块化。反向定制的技术,是柔性化。
库存,是所有B2C渠道模式的顽疾。
工业化牺牲了个性化。
写在最后的话
文章内容均摘抄于作者刘润《五分钟商学院》系列丛书,仅为了本人及有需要的朋友学习而做的摘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