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仙缘:墨卷生香,尘缘易散》
昆仑墟深处,有座藏书阁名唤 “琅嬛”,阁中藏尽三界典籍,从开天辟地的鸿蒙卷册到人间帝王的治国方略,无一不包。而守护这座藏书阁的,并非金甲天神,也非白发仙翁,而是一株修行千年的文竹。
这文竹本是昆仑墟脚下的一株普通草木,因常年吸收典籍散逸的墨香与灵气,竟渐渐有了灵识。天帝见他心性澄澈,又对典籍有着天生的亲和力,便赐他仙骨,化为人形,令他镇守琅嬛阁,赐名 “文筠”。
化为人形的文筠,生得眉目清俊,一身素白长衫,腰间系着用竹丝编织的玉佩,周身总萦绕着淡淡的墨香与竹韵。他每日的职责便是整理典籍,修补破损的书卷,偶尔也会坐在阁中靠窗的位置,翻阅那些记载着三界秘闻的古籍,日子平静而悠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文筠在琅嬛阁中度过了数百年。他见过前来借阅典籍的神仙,也见过误入昆仑墟的精怪,却从未对谁动过心。直到那一日,一个身着浅绿衣裙的女子,跌跌撞撞地闯入了琅嬛阁。
女子名叫青禾,是人间一位书生的女儿。她的父亲因得罪了权贵,被诬陷下狱,为了救父亲,青禾听闻昆仑墟中有能通晓过去未来的 “鸿蒙卷册”,便不顾艰险,一路寻来。可她毕竟只是凡人,刚踏入昆仑墟便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闯进了琅嬛阁。
“这里是…… 哪里?” 青禾看着眼前高耸的书架,满架的书卷散发出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不由得有些发怔。
文筠正坐在窗边修补一本残破的《山海经》,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当他看到青禾时,心中竟泛起了一丝从未有过的涟漪。眼前的女子,眉眼间带着几分倔强与焦急,虽面带尘土,却难掩清丽的容貌。
“此处乃昆仑墟琅嬛阁,凡人不得入内。” 文筠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疏离。
青禾闻言,连忙上前一步,对着文筠深深一揖:“仙长,求您救救我的父亲!我听闻阁中有能通晓过去未来的典籍,只要能找到证明我父亲清白的证据,我愿付出任何代价!”
文筠看着青禾眼中的恳切与无助,心中的疏离渐渐消散。他知晓人间的苦难,也明白亲情的可贵。思索片刻,他轻声道:“鸿蒙卷册乃三界至宝,窥探天机需付出极大代价,你一介凡人,恐怕承受不起。”
“只要能救我父亲,无论什么代价,我都愿意承受!” 青禾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文筠沉默了。他修行千年,早已看透世事无常,却终究抵不过青禾眼中的那份纯粹。他叹了口气,起身道:“罢了,我便帮你一回。但你要记住,窥探天机之后,你可能会折损阳寿,甚至遭遇不测。”
青禾闻言,喜极而泣,再次对着文筠深深一揖:“多谢仙长!若真能救回父亲,我便是死也无憾!”
文筠带着青禾来到琅嬛阁最顶层,那里存放着鸿蒙卷册。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书卷,翻开其中一页,只见书页上光芒流转,渐渐显现出青禾父亲被诬陷的经过,以及能证明其清白的关键证据 —— 一份权贵与贪官勾结的密信,藏在京城郊外一座破庙的佛像底座下。
青禾连忙将证据牢记在心,对着文筠再次道谢。文筠看着她,心中竟有些不舍,他轻声道:“你此去路途艰险,这枚竹佩你拿着,若遇危险,它或许能帮你一把。” 说着,他解下腰间的竹丝玉佩,递给青禾。
青禾接过玉佩,只觉玉佩触手生温,还带着淡淡的竹香。她紧紧握住玉佩,对着文筠道:“仙长大恩,青禾永世不忘!待我救回父亲,定会回来报答仙长!”
文筠看着青禾离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怅然。他知道,青禾此去,前路未知,而他们之间的缘分,或许也仅限于此。
青禾离开琅嬛阁后,按照文筠告知的线索,果然在破庙的佛像底座下找到了那份密信。她拿着密信,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几经波折,终于将密信呈给了皇帝。皇帝震怒,下令彻查此事,青禾的父亲得以沉冤昭雪,官复原职。
父女团聚,青禾心中欢喜,却始终没有忘记对文筠的承诺。她收拾好行囊,准备再次前往昆仑墟,报答文筠的救命之恩。可就在她即将出发之际,京城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无数百姓染病身亡,青禾的父亲也不幸中招,生命垂危。
看着病重的父亲,青禾心急如焚。她想起了文筠的竹佩,便取出玉佩,心中默念着文筠的名字,祈求他能再次帮助自己。
远在昆仑墟的文筠,突然感受到腰间传来一阵熟悉的悸动。他知道,是青禾遇到了危险。他不顾天帝的禁令,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琅嬛阁,前往人间。
当文筠赶到京城时,看到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街道上尸横遍野,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药味与腐臭。他找到青禾的家,只见青禾正守在父亲的床边,满面泪痕。
“仙长!” 看到文筠,青禾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上前。
文筠走到床边,查看了青禾父亲的病情,眉头紧锁:“此乃戾气所化的瘟疫,寻常药物难以医治。”
“仙长,求您救救我父亲,救救京城的百姓!” 青禾跪在文筠面前,泣不成声。
文筠扶起青禾,沉声道:“我可以救他们,但这需要消耗我千年的修为,甚至可能因此堕入轮回。”
青禾闻言,心中一震,连忙道:“仙长,万万不可!您已经帮了我一次,我不能再让您为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文筠看着青禾,眼中满是温柔:“从我第一次见到你,我便知道,我终究会为你付出一切。你父亲是个好官,京城的百姓也不该遭此劫难。”
说完,文筠不再犹豫。他走到院子中央,周身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口中默念着咒语,千年的修为化作一道道绿色的光带,笼罩着整个京城。那些染病的百姓,在光带的照耀下,渐渐恢复了健康;街道上的尸身,也渐渐消失不见。
然而,随着修为的不断消耗,文筠的身体越来越透明。当最后一丝瘟疫被清除时,文筠的身体化作了一株文竹,静静地立在院子中央。
青禾冲到文竹面前,抱着竹子,泪如雨下:“文筠!文筠!你醒醒啊!我还没来得及报答你,你怎么能就这样离开我!”
可无论青禾如何哭喊,文竹都再也无法回应她。青禾的父亲醒来后,得知了文筠的事迹,心中感激不已。父女俩将这株文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浇水、施肥,如同呵护着最珍贵的宝物。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禾始终守在文竹身边。她时常对着文竹诉说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心的、难过的,都一一讲给文竹听。她相信,文筠一定能听到她的声音,一定能感受到她的思念。
许多年后,青禾渐渐老去,她的父亲也早已离世。临终前,青禾将自己的子女叫到身边,嘱咐他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这株文竹,将文筠的故事代代相传。
子女们遵从了青禾的遗愿,悉心呵护着这株文竹。而这株文竹,也仿佛真的有灵性一般,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每当春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仙凡的深情,一段感人至深的传说。
如今,在京城的一座老宅院中,仍有一株古老的文竹。据说,那便是文筠的化身。每当有人来到院中,都会听到老人们讲述着文筠与青禾的故事,讲述着那段墨卷生香、尘缘易散的仙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