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多“美”的一首诗呀,可是它到底有多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讲出来,也许这就是诗的妙处。
我们都具有诗人的潜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诗。这就造成了我们读诗会连连叫好,甚至会羡慕,如果是我写出来的就好了,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高低也有这么几个层次,最浅层的是“人人已知”的表面,也是文学作品的客观存在,它所描写的客观生活和文字表象,比较中层的就是分析文学表现中所蕴含的深奥的意蕴,往往越是浅白如画的文字,意蕴越深,最高层次是文学作品的秘密,也就是他的形式,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规律。
今天早晨,听了一节送教课,讲的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个老师太认真了,几乎把每个句子都翻译了一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人人已知的表面上”的解读。这样只是把诗的语言转换成了另一种语言表达,如果翻译的不准确,还会破坏学生本身对诗的审美,原本学生自读已经陶醉于诗,可是经过你的一翻译美就没有了。
那么这首诗是不是就不要翻译了呢,我认为不是的。因为还要抓住关键的词语去点破这首诗的美。就比如“潋滟”和“空蒙”,很多人就是照着课下注解理解的“潋滟”就是水光荡漾的样子,这并没有错,可是放在这首诗里能不能解释的更具体一些呢?恐怕这就是我们无法说出来的吧。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读诗。
山色空蒙雨亦奇,为什么雨亦奇,是因为诗人发现可雨天西湖的美,这是别人没有发现的吗?
我们可以读一读古人写的西湖的诗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篇幅有限,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阅,大多是描写晴天的西湖,而雨天的西湖很少。但就要有人反驳,雨天的西湖我也见过,可是你就没有写出来呀,这也是苏轼捕捉到的一个人人都见过,但却很少有人写的角度。这就是伟大作品的奥妙的深处“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作品的精妙不止于此,让我们继续读诗。
我们发现诗人用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是我不曾想到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家都喜欢这句,可是却又说不出它到底好在哪儿。文本解读的意义就在于此,你要把文学创作的规律点破,让学生有石破天惊,恍然大悟的感觉,而不是味同嚼蜡的重复着我也知道的东西。
我们看看其他描写湖水的句子的: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洞庭湖“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湖水的静和银光闪烁写的很绝妙。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一连用了句子可是都没有逃离对水的静态和色彩的描摹。
就连我们的大作家老舍也如此说“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大家看到了吗,也就是说我们一想到湖水,马上微波粼粼的样子,水平如镜的样子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如果让你写湖,你也会用到这些“琉璃”“翡翠”“珠宝”等去比喻。可是苏轼就与众不同了,他非要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就和我们所熟悉的不一样了,给我们一种陌生感和新鲜感,而这种陌生感又那么的恰当,没有让我们感到不适,反而还有一种美,为什么呢?
这就要看看西子和西湖之间有什么关系?
西子是美女,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而西湖是美景,可谓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二者第一层关系。再往细处想,西子的美你虽没有见过,但你能不能想象一下,肌肤怎样,面容怎样,身材又怎样,那么你再看西湖的水,色彩怎样,波光怎样,水面怎样,这是从形态上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一层关系,是我们想不到的二者之间的神似,西子的美和她化不化妆是没有关系的,她是一种天生丽质的美,内在而发的美,而西湖也恰好如此,也是一种天然的美,不加雕饰的美。
通过上述的分析,你会发现作者的奥秘就在于他打破了一个比喻的传统,从形似到神似。把湖水的美和西子的美进行联想,会给人一种看不到却能想象更多的空间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