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一月份读到了古典所著的《跃迁》这本书,感触良多,选取印象深刻的分享一二:
1、”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之路分成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和见众生。”了解自己,走出舒适圈,实现自我跃迁,是”见自己、见世界”;而把自己所学、所想进行传播,从而帮助更多的人,才是”见众生“。这与《孟子》提到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发心非常重要,不应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应“发善念,思利他”,帮助他人成长。
2、“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地上升。”以前,我们总被灌输“一万小时定律”等理念,认为个人的成长是线性的、循序渐进的,而在这个时代,个人成长最有效的方式,是站在更大的系统层面,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盯住高价值区域,梳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借力、借智、借势,通过杠杆效应,用20%的努力获取80%的回报,实现非线性成长。
3、说到努力这个话题,其实,“勤奋也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奋者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者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者靠选择目标。”要成为高水平勤奋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竞争者的实力、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进而努力实现它。这和李嘉图的经济学原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4、《论语》提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而君子与小人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作者关于高手与小人的分析,我觉得可以适用于此——“高手并不是能力比我们强、智商比我们高、定力比我们好,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见识比我们广,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小人之小,也不是品格的低微、智力的稀缺,而是格局之小、眼界之小和系统之小。“所以,心胸、格局和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站位,在我们遇到困境,身处”局”中的时候,要具有系统思考的能力,能看到局、跳出局并破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