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自自
1、
一日,我正边做晚饭边和朋友聊天,因为聊的尽兴,隔天又是周六,不免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正当我欢天喜地的和她分享生活中趣事并且再三叮嘱生活中的某些注意事项的时候,她突然以难以启齿又郑重的其事的声音说:“我特别想跟你说事……”
她这话的突兀程度不亚于把一篇正写到兴头上的文章忽然间另起一行。我的心当即就咯噔了一下——依我对她的了解,如果一件事需要用“我特别想跟你说件事”作为开头的话,那它通常不是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她向我分享了当天上午发生在在她身上的一件不痛不痒的小事。之所以说这件事是小事且不痛不痒,那是针对我自己而言,于她而言应该是件大事了,要不然也不会在电话中特别提及。
她说她上午去办事,办事处的服务人员一直热情周到,提及她的时候还一直用“您”这样的敬语。她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内心仿佛是被暖流击中一样。
这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人们都曾在失意的时候突然被陌生人平常的善意感动,然后相信这仍是个温暖的世界,拍拍自己身上的尘土,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向前。
但她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定是因为从小太缺爱了。
这种理论我已经听过无数次,从刚开始的同情到后来内心泛不起半点波澜,她仿佛骨子里就带有那种能够把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如意与不如意都归类为童年缺爱的能力。
2、
人们说,这世上的幸福大抵相似,而不幸却无一雷同。
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小到俯身只能看得到自己,于是无限放大自己的痛苦,这痛苦还会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暗光,却看不到就在不远处,别人亦是千疮百孔。如果所有人的痛苦都不同,那这些痛苦就不再特殊。
童年时的自己手无寸铁,受到伤害无法反击情有可原,但是长大后的我们已然全副武装,如果还把生活中的不如意推卸给小时候的自己,这将是对幼年的自己的二次伤害。
我们都经历过天真质朴的童年,都曾被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人或者一个画面猛烈的击中过,然后内心的某个角落逐渐碎裂然后被静静地改变,无论好坏……
但正是这些碎片拼凑出了现在的我们,我们日后也将带着这些碎片生活,谈不上好与坏,这都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不可能单独把“坏”的那部分拿掉,就像我的那位朋友不可能把“童年阴影”那部分单独拿掉,因为无论拿掉哪一部分,都意味着拿掉我们身体的一大块,我们是否会因此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是原来的自己了。
3、
谁都会因为受到贴心的服务而倍感温暖,我们应当心怀感谢,但没有必要将这看做是一次是圣主般的恩赐。因为正常的社会本该如此,每个人都值得在获得自己应得的服务时享受尊重,这种尊重和小时候经历过什么事被人怎样对待过毫无关系。
孩子由于弱势,经常代表被动的一方。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却受到批评,这和孩子无关,也和事情无关,有时仅仅是因为时机不太对,或者对方心情不大好。
但对方心情如何并不是评判事情的标准,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没有没有错,即使当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是我们以及我们做的事情本身都不应该因此遭到贬值。
长大后的我们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甚至还可以保护他人,就更不应该还把自己代入童年的生活模式了,我们既然已经做了正确的事情,就配得到对方的尊重和温柔的响应,这再正常不过了,不能算作是我们不配得到的额外恩赐。如果还有人需要时刻活在一个总是需要看人脸色的社会,那一定是因为这个社会错了太久。
4、
其实就算我们理透了这些林林总总的关系,也并不意味了事情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很多人都沉醉于此,不肯再向前行动一步。
但是问题不会因为被看透而自动解除啊!找原因谁都会,即使找到了本质原因也没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找方法。但是很多人仅仅因为找到了深层原因就耗费了不少精力,余下的日子就开始沉迷于发现问题后产生的智商优越感。但糟糕的是,问题仍然存在,你以及你身边的环境并未由于你“想通了”而自动改善。
这就是我后来为什么对那位朋友的倾诉越来越不耐心的原因,她仿佛终于找到了自己之所以是现在的自己的原因,但找原因的目的是为了找方法,但她每次关于童年的倾诉都给我一种感觉——找借口。
这种借口于她来讲多么危险,就像滑入夜晚的黑蛇般悄无声息,麻醉着她,或者说她让这一切麻醉她,让童年的自己成为替罪羊,让现在的自己心安理得。
大人们形容童年都是天真烂漫,但这里面夹杂了多少苦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小时缺爱的人不在少数,方式千奇百怪,样式林林总总,算下来我们都是特殊而又普通的一枚,如果继续躺在从前的阴影里自悼自怜,那可不就是缺心眼嘛。
一个生活在1线城市的108线写手,忍辱负重前行,没心没肺快乐。你好,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