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触发点,是源于一个真实的案件,我老婆她堂姐村,一个13岁的男孩,通过网聊,居然和一个11岁的女孩发生了性关系。女孩的父亲得知后,欲告男方强奸,但由于未满14周岁,且女方自愿,最终未能立案。事后,女孩不得不转校,男孩自此变得沉默寡言,性情大变。
听到这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才13岁,顶多一小屁孩,还没发育成熟吧?但随着交谈地深入,我发觉,是自己错了,对于成熟这个概念,我的参照系还停留在二十年前。
那个时候,孩子普遍懂事晚(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成熟得也晚;不像现在的孩子,幼儿园时,男孩就知道,在情人节这天,要给女同学带礼物;五六岁就懂得给喜欢的人写「情书」;十几岁就浓妆艳抹,动不动就把「爱情」挂在嘴边。
不管是客观促成,还是主观导致,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了。
据中华儿科学会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学组日前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女孩青春期发育年龄平均为9.2岁,比30年前的12.5岁提前了3.3岁。
导致孩子生理早熟地诱导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饮食习惯:比如摄入过多带弱雌激素的食物,像饲料喂养的鸡、鸭、鱼、虾等。另外,像保健品(含牛初乳),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蜂王浆、花粉类食品,甚至是护肤品中刺激性精油(极少数)。
二、环境污染:光污染、信息刺激。
三、情绪问题:压力过大。
孩子生理早熟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早熟的孩子,身高比正常孩子少长2-3年,且易引发孩子内分泌失调,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也会产生妨碍,作为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妥善的处置方法。
据国内调查:5—9岁儿童生理早熟发生率为1%-3%,且大多属于假性性早熟。也就是说,只要发现及时,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相比于生理早熟,我觉得心理早熟问题更为严重。
今天重点要谈的,也正是此。一来,心理早熟的成因更为复杂;二来,心理早熟带来的影响更为长远且解决起来更为棘手。
同样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导致心理早熟的因素有哪些。
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子产品。
它们不可避免地让孩子过早接触了一些,本不适合他们年龄段该接触的信息,而儿童的模仿学习能力又是最强的。
其次是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
你很难相信,大部分家长居然是希望孩子早熟的。
他们把「早熟」和「懂事」「听话」「快人一步」划上等号。
他们希望孩子能模仿大人的行为举止,甚至是情感。
在抖音上,经常能刷到那些看起来才三四岁的孩子,却能一本正经地说出很多告诫大人的箴言名句;那些看起来才五六岁的孩子,却能配合家长拍情感段子,并且明白什么叫「表演」和「台词」。
更为不解的是,很多家长居然对此艳羡不已。
他们理所应当地觉得这样的孩子——好棒啊!
如果可以,他们希望自家的孩子也能变成这样。
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快人一步」,才能为在将来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为此,他们不惜砸重金,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让五岁的男孩,早早地穿上西装,打上领结,站在舞台中央,慷慨激扬地说着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符的「台词」;让孩子穿得拽拽的,戴着墨镜,涂上口红,在T台上「婀娜生姿」。
当社会、家庭、个人都把高效率、快节奏看作第一追求时,自然而然,这种观念会迁移到孩子身上。
没有人会真正在乎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是否天真灿烂、质朴单纯。
这种赤裸裸的「催熟行为」,对孩子的将来真的有帮助吗?我不知道。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超火的帖子——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吗?
大多网友的回答都略显无奈,显然,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一点呢?谁又会真正承认自家的孩子比别人笨呢?
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不凡是极少数,平庸却是常态。
既然早晚要跟自己妥协,那为什么不能是现在?
不要总想着「催熟」,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接受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聊一下,作为家长该如何应对心理已早熟的孩子,我简单总结了以下五点:
一、保持重视,密切关注。
二、科学处置,无需焦躁
三、保持沟通,理清症源。
四、因势利导,化被为主。
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全文完!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