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在哪里,又去过哪里 | 民谣地图(下)

上一次回家是在什么时候?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回答。

如果按照信息时代“相关关系比因果关系更重要”的原则来看,这些不同的答案中确实存在着比个体差异要重要得多的共性——人们太像一根根浮萍,在无边无际的水面上随意游走。

走了还回来么?看心情吧。

长在黄河边上的低苦艾好像没走过,但签了兵马司的他们“立足本土”的同时也更加国际化,作品里时常飘着迷幻与实验的味道。

2011年专辑《兰州 兰州》横空出世,同名歌曲让中国当代青年集体致幻,阿姆斯特丹的蘑菇都不曾有这样的效力。

青春早已无处安放了,身体似乎一时也无法安顿,不管怎样精神总得落脚吧?

走,把美猴王的画像抛下留在花果山上,一起去兰州吃碗牛肉面。

ʕ •ᴥ•ʔ

“生在何处是命,比如贵州需要尧十三,于是尧十三就顺理成章地出生了。”宋冬野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

2012年尧十三还在北京的时候,在位于五道口的13club和当时还是“松散民间组织”的“麻油叶”发起过一次民谣演出。

他们共同为那次演出做了只简陋的宣传视频。视频里的尧十三留着长发 ,鼻孔里塞着卷纸,没心没肺地用贵州话叫嚣着“要根治美好”。

那时的尧十三喜欢用贵州方言唱《二嬢》,每次之前唱他都极其乐意描绘自己心中“城乡结合部”的场景——光着屁股、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倚在写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土墙旁。

那时的尧十三也喜欢用贵州方言唱《瞎子》,贵州话版的《雨霖铃》听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你说484?

ʕ •ᴥ•ʔ

如果说低苦艾和尧十三都像棵树一样在乡土情结中扎得极深,那么赵雷的作品则给人一种他从来都是异乡人的感觉。

第一次听赵雷的歌时,有很多关于北京的民谣,总让人忍不住误会,都以为他是个地道的北漂。

之后才知道原来他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只是漂过了很多地方。人们应该跟着雷子去一个不叫成都的地方,那个地方有点丽江。

07年赵雷从西藏一路流浪到云南丽江,一座叫“人间小院”的旅店接纳了他。小院的主人在院中的牌匾上写道:身体在生与死之间流浪,人间始终只是一家客栈。

据说在这里,赵雷遇见了后来出现在他歌里的姐姐阿刁。

人间小院除了有阿刁,还有其他很多人。那是流浪者们相互依偎取暖的地方,毕竟那年丽江的冬天出奇的冷。

赵雷再次回到丽江的时候,姐姐阿刁离开了,只留下了一句话:孩子,想要在丽江那种地方待下去,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离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班最痛苦的一件事莫过于下班发日报,周报,月报,年终写总结。拖延症患者难免会因为这件事拖着加班一会,似乎朝九晚五的...
    Azure1314阅读 3,496评论 0 0
  • 时间匆匆,2017年已经到了最后一个月,善始善终。 成长方面: 1.培训课程最后一节课,做结课总结复盘(12.4)...
    星魁的实验室阅读 2,481评论 2 2
  •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幕式,你也就是绳操比赛,我们非常激动。 接下来上场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跳的虽然不整齐。...
    赵许光阅读 981评论 0 1
  • 今日感恩: 1.感恩和丁丁的交流,让我看到自己又活在想法里了。 2.感恩丽的友爱和陪伴,贴心的削水果和共修,也给到...
    露颖_阅读 4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