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申通算是红了一把,跟京东合作到期之后,不是想着方法续约,而是想着要“舆论”升级。一路的闪转腾挪,没见到半点实效,反而更像是一个被炒了鱿鱼的员工,一个刚入门的小媳妇,哭着闹着说着自己的委屈。
这有用吗?
没半点用,就好比我开了个超市,我有权利选择谁给我送货,莫不成我非要用某个人才行吗?如果是这样,这哪里是市场经济啊,这是霸权主义。
既然没用为何要吵闹?还说这京东这样做不是一次两次了,申通不是最后一个的话?
说白了,不让我干可以,但是我不服。不服不行,我要喊。这喊一喊还是有好处的,因为总会有些人看到,也有些人会同情,毕竟京东作为一个平台,不让快递为其服务,不是自废武功吗?
但实际上京东有没有自废武功,这个还真不好说。京东不仅有自己的物流体系,更是有像圆通、顺丰、邮政这样的快递服务。用户可不管有没有申通,用户要的是你把东西给我送过来,我拿到手就没问题。
所以申通这样喊,无非是让更多看下京东的“霸道”,但是对于用户的体验,却丝毫没有提升。京东当然也不傻,如果京东平台上只有申通一家物流,那么该喊的不是申通了,而是京东了。
这场闹剧中谁会疼呢?
前面说了,申通之所以喊,是因为申通没了京东的单子,利益受损,喊疼是必不可少的。用户无感,疼不疼的无关紧要。而另外还有一个喊疼的,就是京东上部分用申通的商家。
因为他们已经跟申通达成协议,有的可能还用其它的物流,也有可能只有申通一家。京东这么一搞,自然会让这部分只用申通的商家感到无奈。但是京东也不是傻子,肯定会第一时间为这部分商家提供物流,至于是哪家这个不得而知。
这么一说,申通自然更疼了,好不容易拉的商家客户,大单量客户被京东这么一搞,跑去用竞对的了。以后即使合作了,还能不能用回申通都不好说。自然是牙打碎了,吐不敢吐,又不想咽下去,自然是泪流满面。
跟阿里有什么关系?
更有人把阿里拉了进来,原因是阿里是申通的股东。也有这样的话语在说,阿里不用京东物流,那么申通也别想再续约。对于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在扰乱大家的视线,告诉大家京东是一个小鸡肚肠的企业,没有胸怀。
这样的话实际上是在说,京东我打了你右脸一下,把左脸也给我打一下差不多。你不用我是霸道,你为了自己的权益拉着我做垫背是不要脸。这一套组合拳没有打到京东身上,更像是七伤拳,伤了对方也伤了自己,如果能伤到京东的话。
京东如果真的想在物流上跟阿里较劲,而不是不用申通一家,只要是跟阿里有关系的,都不用不是更爽。何况京东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即使都不用,也不影响京东的生意。用户买东西看的什么?看的你用什么快递配送吗?显然这个理由不太站得住脚。
当然呢,京东申请京东物流跟阿里合作,这也属情理之中。你申通可以申请京东,你顺丰可以申请,为什么京东不行呢?当然阿里同意不同意,这个是双方的考虑。如果非要说这有关系,你也没办法说没有。如果阿里不让,那么京东是不是也可以喊这么一嗓子?如果申通是阿里,那现在申通该如何处理呢?
如何收场?
实际上京东无论是否跟阿里达成合作,申通这么一闹,自然也不会有太多好处。就跟老板炒了员工的鱿鱼一样,这个员工要跟老板闹到底了,老板即使让他回到公司继续上班,也不会委以重任。谁愿意找一个刺头做员工呢?
另外呢,谁把阿里扯进这件事的,也有点不太对,至少不太明智。既然是申通跟京东在合作,管阿里什么事?合作成功,阿里最多多赚点,不合作成功,阿里能少赚多少?但是这一扯不要紧,阿里也中了一拳,一路挂彩?阿里可能也无语啊,是向着谁呢?
所以说,申通还是收敛点,别动不动的就激动。合作是谈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