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鸡汤是这样说的:“勤奋的男人和爱笑的女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其中,说到勤奋,更被绝大多数人奉为不可多得的优秀品质。
我们仔细想一想,在我们的个人经历中有没有这样的景象:一是在上学期间,有的同学十分努力,每天都要学习到十一二点,早上五六点就起来早自习,但成绩就是没见提高。反而是不如他勤奋的每次都取得好成绩。二是在工作期间,有的同事,早上七点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干到下午六点下班,出去随便吃点东西,然后加班到八九点,但是工作绩效就是没见提高。
这样很辛苦,也很有追求,但不叫勤奋。
重复坚持做一件事不是勤奋,牺牲掉睡眠和健康后的时间投入也不是勤奋。
勤奋=思考+方法+坚持。很多人的“勤奋”只有坚持,却没有更重要的思考和方法。勤奋不是目的,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个结果才是目的。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一直挺喜欢读一些“闲书”的,在这上面也花了不少时间,但水平一直没有太大提高:比如,一些书读过了,回头却记不起来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向别人介绍读过的书时,总是很难简洁明了说清楚;又比如年读书量一直停留在30-40本,没法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
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我的阅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原因是什么呢?是我投入更多时间,更加勤奋的去读书了吗?答案并不是如此。
首先,我思考了自己为什么要阅读。得出的答案是:不是为了追求阅读数量,而是为了通过阅读更好去认识世界,认识人。所以,读懂一本书,理解作者的思路对我就非常重要了。我的所有阅读行为的展开都应该围绕于此。
然后,我用了很多方法提高阅读效果。比如,通过参加读书会并做深度分享,加深对书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演讲能力;通过读书打卡,用自己的语言整理读书感想,将作者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
当然还有坚持,除了划出单独的阅读时间外,我还加入了一个阅读学习群,通过群友的相互鼓励和监督机制来更好坚持阅读。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在没有增加太多时间投入的基础上,2015年一共读了68本书,更重要的是阅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是偷懒,是为了把原来需要1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半个小时做完,是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把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持续下去。不要再“虚伪”的勤奋了。
如果有人要我再给一句忠告,那我想说: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思考清楚方向后,再来谈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