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拖延症”

【日更055】



“还没写出什么名堂呢,‘拖稿’的毛病倒是先染上了!”

在正要动手写今天这一篇之前,我脑子里突然跳出来这么一句话。回想近来的写作,的确是开始得越来越晚了,比如现在,已经过了11:30,并不是之前被什么事情耽搁了,而是在电脑前坐上几个小时也找不到到底该写什么题材,于是大脑又自动浮现出那个我曾经在心里问过自己很多遍的问题:“日更到底有没有意义?”

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又还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不到万不得已我实在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毕竟开始之前曾下过那么大的决心,而以往的人生中又出现过数不胜数的“半途而废”。人总要在合适的时候逼自己一次,否则你可能永远都将臣服于“人性的弱点”,无法自拔。回到写作上,我现在好像逐渐能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写作者会有“严重拖稿”的习惯了,的确身不由己啊。

认真反思了一下“拖稿”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输入不够”。上一本书看完之后不知不觉就又停了几天,这几天里没有再看新的书籍。这也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读几本书之后就要停一停,并没有“每天”坚持一定数量的读书量,“阅读”当然是每天都有的,不过很多网络文章或者其他内容看了也就看了,并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和思想,看来以后还是得养成每天必须翻几页书的习惯。

“脑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想法没有及时记录”。有时候看到一些内容以后,当时在脑子里其实是留下过一点具体的印象的,也由此引出了某些“新想法”,但我并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后来过了也就过了,事后再也想不起来。

“有时候一整天下来并没有产生什么有价值的想法”。回想起来,这样的时候还真不少,平淡无奇且大脑转动缓慢的一天。对于写作,我认为文章至少还是得做到“言之有物”,遇到这样的时候,写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很多情绪性的东西根本不值得写”。这是最常见的状况,一天中头脑里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情绪性的想法,个人认为根本没有写出来的价值。

粗略总结起来,大致就是这些原因,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一,“持续输入”,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虽然在各个平台广泛地阅读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最好还是养成固定的每天至少看几页书的习惯。

第二,随时记录灵感和素材。运用好各类记录工具,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积累更多的素材,同时不要让大脑中出现的新想法白白溜走,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第三,每一天拿出某个固定的时间段来写作。对我来说,这个时间段基本是在晚上,长期保持这个习惯之后,整个身心会逐渐形成固定的节奏,对长期持续写作大有裨益。(看起来目前也就只做到了这一点)

第四,重新制定每一天的“时刻表”。拿我自己的生活来说,我已经好几次都觉得眼下每天的日程安排不够合理,但因为“拖延症”的缘故,一直都没有重新调整,所以经常会感觉效率不高,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次看来实在有必要好好整理一下目前混乱的生活了。

“继续写,别拖延!”我默默地在心里给自己念了几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