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孔侍中帖》(附释文)

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 纸本,纵26.9厘米,6行,42字,行书。为唐代内府摹本,现由卷改装成轴,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共九行,前三行为"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此帖也是奈良时期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布施给东大寺。桓武天皇(737-806)留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现作品墨迹收藏于日本,被日本视为国宝。

《孔侍中帖》为王羲之传世名品,较真切地呈现了王羲之书法的面目,为书法学习之上佳范本。

《孔侍中帖》行动线趋向平稳,与《姨母帖》相似,但各段动线吻合,“孔侍”两处错位较大的断点,成为流畅的节奏中有力的顿挫,使平稳中有生动之致。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 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

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

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

故旨遣取消息。羲之

报。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