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App的特点
很多金融机构都有1到多个所谓的“C端”,以及1到多个所谓的“B”端。前者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导致的,可能是不同的业务部门各有想法、各自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个承载不同业务线的App;有些情况下,也出现不同厂家为其提供的、商业目的一样的、内部竞争的App – 券商里存在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
后者则往往是因为缺乏企业级的统筹,一会儿是建设一个赋能零售人员的移动应用,一会儿是采购一个解决远程办公问题的移动OA,一会儿是公司引入了某个CRM的移动版… 总之到了后来,出现五花八门的各种App,让员工们装上一堆,这些App在同一个手机里却泾渭分明互不相通,坚决形成信息孤岛,让使用者不得不来回切换,最终大部分的App都玩不起来。例如某大型银行提供给员工的App就不下十数个,占据其一个手机屏幕,光是从大同小异的图标来判断该用哪个干什么事情,就面临选择困难症。
金融类App,其实天然有以下的特点:
都是“赋能型”的
不是向客户提供各种功能供其在App里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自助服务,就是向员工提供各种工具供其进行营销展业、办公、汇报、查看报表等等。无论是C端还是B端,本质上都是一个前端集成的“移动端门户”- 镶嵌着各种工具、服务入口。工具之间从业务角度、功能角度看,并没有太多的耦合关系,它们为了处理不同的事情、面向不同的场景、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大家不过是在移动端分别埋些“模块”、“入口”而已
迭代升级的诉求明显
对于C端来说,它需要的是一个灵活多变、有强烈的“可运营性”、便于创新的能力,并且因为金融市场本身的敏感性,任何时候在App端出现技术缺陷、信息安全问题、技术稳定性问题、资讯内容问题,金融机构必须有能力“实时”的进行处理,否则面临监管问责、客户投诉、经济损失。对于B端来说,它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持续不断发布新赋能工具的能力,快速响应企业内部领导、业务部门、经营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的各种诉求 – 想到就做、做好就上、有反馈就优化。通常在公司内部推广一个新App并不容易,而废弃失败的可能性却很高。要让B端App有生命力,需要很多技巧,其中一个,必定是向全员展示不断推出新功能、快速响应使用者反馈的能力,呈现出“论持久战”的决心而不是给员工传递一个“玩票”性质的感觉
对是否采用所谓“原生”(Native)的技术来开发应用,并不是非常重要
和手机游戏、办公套件(例如Microsoft Office)、即时通讯工具等等相比,金融类App的界面其实都是表单为主。其实用HTML5开发是合适的,至于RN、Flutter等技术,对于金融机构的开发人员,有新的学习成本,尤其是采用Flutter的学习曲线并不平滑(需要掌握一门新的语言,以及适应一个新的编程模型)
可以这么说,很多银行、证券、保险的App,都是碎片化功能的“集散地”,最理想的方案是,各个“碎片”单独研发、测试、灰度发布,有独立的生命周期,运行在App这个“宿主”上但是无法影响“宿主”的稳定性、安全性。
金融类App,能否整理出一个稳定的“内核”,作为“宿主”去运行、分享、传播各种变化频繁、敏捷迭代的功能碎片?
基于金融类App的特点,“宿主”+ ”碎片”的架构是非常适合的:
首先,金融类App如手机证券软件,非常强调稳定性,如果能保持一个已经在生产环境打磨过多年的App“内核”,则是最为理想的。这个“内核”仅以原生(native)方式实现最关键、最需要稳定的行情与交易相关基础功能,轻易不作改动。在当下的股市,能扛的住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所引起的突发性客流量、交易量,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交易核心,也就是说,把App本身也分成券商IT们喜欢说的“稳态”和“敏态”。
其次,大部分的业务功能,以“碎片”的方式实现,拥有完全独立的生命周期,独立于App之外进行开发、测试、灰度发布。“碎片”最理想的技术载体,是类似“微信小程序”那样的形式。想象业务功能点以小程序开发,经过IT内测、业务部门UAT、合规审核、运维上架,整个发布流程完全数字化、在线。发布之后,依然通过灰度控制,让该业务功能小程序在有限人群范围逐渐放开,这一切在App侧是无感的,万一有问题,可以瞬间下架。
第三,兼容微信小程序的“标准”。开发人员只要懂微信平台上的小程序规范与框架,就能够开发。这样,在市场上能找到大量的技术人员,从大学毕业生到有经验的工程师,人才资源更加丰富。当前百度、阿里、美团、京东、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均有类似于微信小程序的技术,但是无论哪家厂都不得不接受有巨大先发优势的微信小程序作为“既成事实”的开发标准。虽然我们可以基于Flutter、RN等技术重新发明“碎片化”的技术载体,可是市场上有无大量可驾驭这些技术且成本较低的人才也是我们在设计技术方案时需要关注的。
第四,金融机构(券商、银行、保险、基金等)自己扮演了腾讯的角色,在自己的机房运行自己的小程序中心,让内部的工程师、外部的外包商技术人员、合作伙伴的IT都可以申请获得“开发者账户”,申请把自己开发的小程序进行上架和灰度发布。这个能力一旦建立,金融机构各条业务线就有可能通过自己的IT团队或者临时招募的合同工程师,针对自己的业务场景开发小程序并申请上架到公司的App(也是面向所有客户的移动门店)。
这有可能导致一种新的IT研发团队组织结构(例如小程序开发人员可能由“业务IT”负责,与App研发团队解耦)、一种更加DevOps友好的开发模式(结合PaaS和Serverless技术)。
凡泰极客希望把迄今为止只有互联网巨头们才拥有的小程序技术能力,以“白牌”(white label)方式赋能给传统金融业。
我们把“小程序运行时”实现成一个可私有化部署的iOS和Android版本的SDK,任何金融机构的App均可以嵌入该组件而瞬间获得运行小程序的能力;同时也提供了“小程序开放平台”的解决方案,供任何金融机构、行业组织运行自己的小程序生态、统一上下架管理自己以及合作伙伴们的业务场景。
与互联网巨头方案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方案不仅更加开放(提供API接口,支持二次开发),也更聚焦金融行业在合规监管方面的特殊行业诉求。目前已在多家银行、保险、证券以及相关行业机构落地,并能够自有机房内独立部署运行。不仅如此,“凡泰小程序技术”语法结构和微信小程序兼容,一次开发,多处上架,可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
凡泰小程序当前已经开放了一键部署功能,现可免费体验,只需5行代码30分钟,即可在您的应用内集成「小程序运行时」,点击https://mp.finogeeks.com/#/experience进入官网通过手机号即可完成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