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去看关于自己的真相,愿意去走进自己的内心,而去看拼命掩盖的努力,就是爱自己的开始。
人生由无数个选择构成,但决定你的人生的,从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你是谁。
要让伤口见光,伤口才会好。如果正能量只是为了掩盖我们内心的伤痛,那么这种所谓的正能量和积极不会给你真正的平静。
愿意看关于自己的真相,愿意走进自己的内心,而放下拼命掩盖的努力,就是爱自己的开始。
所有心智发展都来自于照顾者对孩子照顾得怎样,照顾者能承受得住婴儿的焦虑,婴儿就能发展出真我。
温尼科特
焦虑,或者所有让我们不安的情绪、痛苦,都不是坏事。它提示我们: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回避内心的阴影,问题就是契机。——所有问题最终都会通往你的成长。
那些一贯的“好人”,要学会去合理表达不满、拒绝、不认同、愤怒、攻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学不会,那么这种无法传递出去的情绪被不断压抑、累积,积重难返,就很可能会拖垮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功能,让他最终被抑郁症吞噬。
如果一个人自我价值体系比较脆弱,太依赖于他人的对待和肯定,如果一个人太畏惧关系的瓦解,觉得只要我的愤怒一表达出来,关系就无法修补,那他就需要去锻炼自己的内心,需要慢慢尝试突破自我,需要去试试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然后看一看它会不会给自己和身处的世界带来毁灭。——即使是毁灭, 也是一种涅擊。
没有什么能真的吞噬我们,但是有毒的负能量吸入太多,你的生命力会被吞噬。健康地活着,比在别人心里活成什么样要重要得多。
马斯洛可以说一生都在研究和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他深知,如果人类总是在满足生存和安全感等匮乏性需求中打转的话,就会一直处于茫然无力的渴求之中,而自我实现才是救赎。
在马斯洛看来,成长性动机是导致最终自我实现的种种过程。匮乏性动机只能通过一个人向外界求取才能满足,它必须由其他人从外部填充,来填满自己身上的空洞。但成长性动机,是自我实现,是个人内部不断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天性,并趋向整合、统一的过程。
匮乏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而这些只能由外界来满足,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他人。
一个人总是向外界求取,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不断地努力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生理、安全、归属、爱、尊重),是很累的。而且即使你非常努力,你也无法控制自己从外界得到的回报。
但是成长性动机导致的自我实现却不同,这种需求是自己满足自己,或者说是超越了对他人的需求,看到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去自我成长、整合。
如果一个人不断在匮乏性需要中打转,他是畏惧环境的,无论这个人看起来多么强硬,他实质上也是脆弱的,因为他的强硬来源于外界的给予。而一个处在自我实现中的人却有真正的强大和自信,无论他看起来多么柔和,但是不为外界所动,能够在自己的内心寻求满足,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听起来,自我实现的确是-种理想化的、非常高的境界。如果一个人把前面低级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了,再去到这个最高境界,那么他的生命就太值得了!
我们大脑的理性思维这个骑象人,实际上无法真的控制那头庞大的潜意识大象的脚步。
除非将压抑的东西翻出来,去处理那些内心深处被忽视的愿望和呐喊,除非有觉察和成长,否则一切被你忽视和压抑的,都会通过你的亲密关系和人生体现出来,你会一直吸引你 “想要”的人。
也许现在你会明白为什么你会吸引到你“想要”的人,因为你的潜意识一直在你意识不到的地方拼命工作着。
亲密关系里的所有故事,演绎的都是你内心世界里的那些开放或隐秘的剧情。你既是编剧,也是导演和演员。
大多数人的痛苦都是因为对他人的执念,想控制、改变他人而不能,于是很痛苦。但是如果纠正了认知,建立合理化认知,这种执念和因此产生的痛苦就会立刻减轻——这正是人本主 义认知疗法的理念。
你怎么认知这个世界,你对自己和他人持有什么观念,决定了你会快乐还是痛苦,纠结还是平静,而并不是你拥有的物质现实的得分决定你的心情。
我们常说“换位思考”,在发生冲突时,这当然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但是最高的情商,是共情。不只是你将自己摆入他的现实,去体验你产生的感受,还要走进他的内心,去体验和接纳他的感受。前者是“换位思考”,后者是“共情”。
我们借着爱情的途径,寻找的是一个养育者对婴儿时期的我们无条件的接纳、每时每刻的关注,我们是在寻找一种能照亮我们的存在、决定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的爱——母亲对孩子的抱持的爱。
如果一个人总是想在爱人身上找永恒,找细致入微的接纳,找永远不变的浓度,觉得只有找到了这些东西自己才算幸福,那么我真的想和这个人说,你是个傻瓜。你以为你找的是伴侣、是恋人,不是的,你找的是婴儿时期那个应该恰当对待你、抱持你、无条件接纳你的父母。你的潜意识里还是那个小婴儿,需要被无微不至地呵护,被全然地接纳和认同。在婴儿的感知里,他们会觉得那才是爱。于是你也不假思索地觉得,一个人只有这样对你才叫爱你。
有一部分婴儿时期的人格固着在你身上,所以你总试图在一个人身上找永恒之爱,试图在一个和你一样的普通人身上,找到那种只有母亲能够给刚出生的孩子的无微不至和全然接纳。
我们常常以为我们在用生命投入地去爱,但其实我们只是在试图填补我们内心那个创伤留下的空洞,我们只是在试图弥补一条潜意识里面的巨大的伤痕——我们当年没有得到母亲无条件的接纳,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用那种爱的能量去整合出一个完整的、有良好自我认同的人格。
我们在童年,没有被好好地“看见”,也没有被恰当、温柔地对待,会让我们误以为我们是不值得被爱的、是不够好的(潜意识)。所以长大后的我们潜意识极度需要证明我们其实是值得被爱的,我们是足够好的。我们太希望被随时随地地看见,无数次我们发出呼唤,需要爱人给我们无数次肯定的回答——我爱你, 我们才能慢慢相信自己是美好的、值得被爱的(潜意识)。
如果你内心住着一个惶恐无助、需要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小孩,我想告诉你,救赎之路不在你寻找的爱人那里,不在你已经找到,但是可能已经让你觉得有所改变的伴侣那里,而是在你自己的心里。
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我们的父母重新爱我们一次,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母婴关系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如果有另一种爱可以轻易地在后期去弥补母婴关系在这个人身上造成的缺口,那就没有那么多的心理学家去研究母婴关系了。它是你潜意识人格的基础,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痕。拥有抱持性母亲的人真的很少,而你和我一样是大多数。
要解决内心的空洞,首先要意识到不存在完美爱情,然后你才能放弃用“一段一段的爱情,去医治你内心小孩的创伤”,你才可能停止向外求取,转而向内,你才能不再用“被别人爱着的”的感觉去“抵抗"内心深处的伤痛,你才能不再抵抗。于是你开始面对那个伤痛,生平第一次不带抵抗地去和你的伤痛共处,和那个童年的自己待在一起,观察他,体会他一这就是觉察。然后如果你有勇气和这个伤痛就这样平静地待在一起,而不再到处去寻找逃避方法的话,你就很有可能逐渐在内心滋长出力量,和你的伤痛和解。这就是走上了一条成长的道路。
我相信我们的潜意识之中自然有着治愈自己的能量,那是你自己爱着自己的力量,它一直都在。经过这些他人对你认可接纳的瞬间、这些温暖的连接,你内心对自己的爱会被激活。好好爱自己,和自己的伤痛和解,就是成长之路。
当你看见你被“看见”了,那个瞬间就可以带来治愈,只是那需要你的觉察。
这抱持的爱的一瞬间,也可以是你的永恒。
如果你不愿意为自己的过去买单,不认可付出得到的回报已经到此为止,而继续纠缠在-段已经没有生命力的关系里、没有生命力的工作里,誓与过去共存亡,不断给自己制造借口,营造各种假象,试图自我洗脑和说服,这不仅是不能放过他人,你也将搭上自己。在这种纠缠里,你放弃了可以重新开始、激发自己潜能、创造全新未来的机会。
你的每一天都不会重来,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今天和一个明天。在我看来,你决意耗费完你的时间,度过比前半生还要糟糕的后半生,那是比“最惨的前半生”还要悲惨的事情。
无论你给自己编织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一直纠结于已经无法收回的过去的付出和投入,你会失去现在,更谈不上未来。
不能和过去完成接纳、切割,意味着你也渐渐地放弃了你的当下和未来。这样的你不但被过去控制了,还被过去的消极面填满了内心,当然也很难焕发活力。
失败的过去让我们舍不得割舍,往往因为蕴含了大量的成本在里面——青春、感情、无数个日日夜夜。也许你觉得自己的沉没成本太高,于是纠缠于此,再难起航。
有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会以“反向形成”的方式来表达,就是:我虽然很爱你,但是这种爱让我不适和无所适从,所以我用一种看上去不爱,甚至是攻击你的方式来缓解我潜意识的不适感。
我们不只有“内在的父母”,有在我们的生命早期已经认同的父母的人格、父母对我们的评价和期待,我们内心也有我们自己,有我们自己的生命力,有我们自己独立于他人的、想要生长的力量,还有我们自我实现的本能。这一切,汇聚成了自我。
我们或许很难和“内在的父母”彻底切割,因为我们也需要和父母的情感连接,但是如果我们将属于自己独立部分的自我锻炼得更为强大,我们就可以做到不再一举-动都是为了 “内在的父母”,我们才能真正地想到和体会到:“ 我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
否则,我们永远都是在父母面前想要得到一句夸奖的孩子。
亲子关系的主要成分里面有爱,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父母对爱的缺失和无能、内心创伤的烙印、他们的愤怒和无奈。
童年创伤过不去,它就会一直留在我们心底。要么掩盖它,要么接纳它。
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的焦虑、强迫意识、对自己的痛恨、对自己的贬低和不接受、自我的丧失,很多时候都是来源于过去童年的创伤以及现在和父母纠缠在一起的生活,或者即使没有在一起生活,却仍然被早已内化在心里的父母强烈影响而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想要远走高飞,远离让我们疼痛的那个人,远离让我们陷入焦虑抑郁、对自己感到痛恨的那个人,是一些人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想法。
但划出界限,是成长必须的一步。
孩子天然地爱着父母,这是生物的本能。即使孩子在童年因为父母的问题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是爱父母这种天然的本能不会改变。所以人会矛盾,会有冲突。一方面我们可能会因此而恨父母,但另一方面,我们人格中的一个部分又会自我攻击,去恨竟然会对父母怀有敌意的我们。
那些最后鼓起勇气说自己就是冷漠并在实际生活中远离了父母的人,其实不一定能真的在潜意识停止对自己这种冷漠和远离的审判与攻击。他们有时会在无意识中惩罚自己,即使远离,潜意识也不允许自己过得幸福,他们要用自己的不幸福来平衡自己远离了父母的内疚。
相比想要幸福的愿望,抹除内疚感则是我们另一种强烈的本能。
于是在恨与不敢恨、否定与不敢否定、远离与不敢远离的矛盾冲突的煎熬里,很多人心理负担超负荷,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自己的现实生活也一团糟。
很多人的无法成长、无法和父母之间划出边界,的确是因为那让父母难受了的内疚情绪自己无法承受,除了道德的成分,进-步说,如果自己的想法不能被父母接受,那么违背父母可能就得不到父母的接受和认同,所以从小我们就学会了把自己的想法压抑,而选择无条件让父母满意。
我们那么在意和父母(他人)的连接,结果却丧失了和自己的连接。这种丧失很可怕,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弄不清自己想要什么,甚至失去为自己而活的兴趣和意义,都是源于此。
战斗,不是改变命运的方法,而是面对命运的态度。
道理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意识是一回事,潜意识是另一回事;我们以为我们想要的是一回事,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另一回事。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困难或改变会本能地逃避。心理学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的防御。
当你能看到自己的防御,认清自己的逃避时,你才可能真的看到你正在做的事情意味着什么。
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因果规律。面对因果,你有再多的侥幸、再多的幻想、再美好的愿景,都没有用。
从理智上说,恐怕大部分人都认同:如果困难在所难免,那么还是早点面对解决,以免日后雪球越滚越大,自己面对的困境和付出的代价会更为可怕;早难受比晚难受好。但是现实情况中,理智可管不了什么事情。
我们经常活在一种强大的惯性里,即便感觉到问题,我们也可能屏蔽、压抑、找理由。因为惯性巨大、困难太多、内心冲突很多,我们觉得面对和解决都是很困难的,所以潜意识会帮助我们逃避。于是,往往你实际上做的,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花了很多精力去说服自己:我的生活没有问题。
一旦有了逃避意识,我们就会开始出现很多不客观、脱离实际的思维偏差。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曾致力于研究如何改善人们的推理思考,他发现,一般人都采用“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的思考方式。即一个人如果倾向于逃避一类问题,或者胆怯、害怕面对,他的潜意识就会和意识发生很多联动,根据他已经选择的强烈的“逃避”立场,大脑会自动寻找理由,而对一些不同立场的现实.论据视而不见。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立意逃避,那么他将无法再客观判断此刻的逃避真相,会给未来带来避无可避的危机。
心理学很多研究都和人的认知偏差相关,这些研究体现的一个主题思想在我看来可以描述为一人的大脑很复杂, 但是它不是什么“高度智慧”的仪器,它很容易发生谬误,并且极度缺乏纠错功能。
所以我们总是谈论觉察和真正的思考,我们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真的走出我们自己制造的迷雾,才能剥除我们成长的障碍。
先做判断,再编造说辞。
——《象与骑象人》
一段坏的关系,你假装看不见,它还是会导致一个坏的结局。一个糟糕的选择,你假装看不见,它还是会导致一个糟糕的结果。一个失败,你不愿承认、总结、补教、改正,那么这个失败往下延伸,会导致更多失败。逃,是逃不掉的。
有人说,可是我真的害怕,我真的无法面对,真相就像一个深渊,我承受不了挫败感,我价值感太低,我在意别人的评价和认同。
是的,我们都是脆弱的,都有畏惧,所以才要成长,所以内心成长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通过学习、思考、心理咨询、在实践中不断尝试,用一切方法让自己变得更愿意看到真相,变得渐渐不那么恐惧,变得渐渐强大,变得可以接纳自己的问题和生活的真实现状,然后做出选择。——这样的道路才是通往更好的未来的道路。
走出心理舒适圈,你敢不敢
未知总是令我们恐惧,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圈。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一套心理模式。它来源于早年,原生家庭.母婴关系、妈妈如何对待你、爸爸如何对待你,然后内化在你的潜意识里。你慢慢长大,这个内化、固定的核心人格,被你无意识地投射到你和所有人的关系中,让你生活的一切都和它扯上关系。你的爱恨情仇,你的痛苦煎熬,都和它相关。尽管它给你带来了很多痛苦,但它就是你。
你的核心人格带着你早年的很多创伤建立了现在的你、你的生活、你的世界。你和它共处,你觉得你有很多烦恼,可是你总是无力解决,你想选择,可是任何一种选择似乎都会带来更大的痛苦,你并不舒适。你停步不前,原地打转,你想找路但是找不到路。
心理舒适圈是个概念。舒适,其实用“习惯”来理解会更好。因为走出心理舒适圈,走出那个熟悉的模式,离开了和你紧密相依的习惯,是你无比畏惧的。谁都害怕未知,这种害怕强大到我们往往难以与之抗衡,除非你被巨大的外力推向另一条跑道,连思考的机会都不给你,不然,你宁愿常年与痛苦相伴,甚至永远生活在没有阳光的阴霾之中,而不能离开。因为,已知再痛苦,也是可控的。
我们的内心吸引了我们潜意识要的人和我们要的生活。无论那是好是坏,它都是我们要的。要想改变人生,我们应该做的是改变我们自己,看自己,向内看。
我们熟悉的潜意识运作机制是那个核心人格制造的生活场景,即使生活滑向更糟的境地,也是迎合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创伤模式,应和了我们的潜意识预期——是的,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我总是要被抛弃的,我是不被爱的——早年的创伤不断在这里发酵。
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这么被动?因为我们依恋熟悉的一切,哪怕它是痛苦的。这就是人。
关系是怎么开始的?从我们出生时起,我们就和妈妈建立第一个关系,而这个时期的关系也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妈妈有时对我们的态度和回应没有那么恰当,或者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但是我们不会因此就不理妈妈。我们还是希望被妈妈爱,被她看见,被她拥抱,如果不能,哪怕被她嫌弃,被她怨恨,被她折磨,我们也不愿意失去妈妈,因为失去妈妈,就意味着死亡。对于婴儿来说,这是关系的最初。也就是说,即使再糟糕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要好,切断这个关系会带给我们巨大的恐惧,几乎等同于死亡。我们会把这个母婴关系投射到我们挚爱的伴侣身上,即使发现伴侣有问题,彼此不合适,这个关系已经带给自己巨大的痛苦,要我们主动切断关系也很困难。
我们带着内化的母婴关系形成的核心人格建立我们的生活,这个生活里的一切主要构件,即我们的心理舒适圈。即使是痛苦,这痛苦你也觉得驾轻就熟,你知道痛苦的程度有多深,痛苦时你的感受是怎样,你是如此熟悉这种痛苦。结束痛苦需要改变,我们有一个前方的终点,那是改变带来的光明,可是有时通向光明的那条路很长,而且是漆黑的。你害怕,害怕看向那个未知。虽然经过无数分析推测你大概也知道你的转变会带来什么,但是你会找各种理由阻止自己上路。你的理由是,上路了有各种失败的可能,那会让你跌入比现在更糟糕的局面。但其实你是害怕离开熟悉的境遇、熟悉的模式,你会觉得不安全、焦虑、恐惧。所以即使痛苦难熬,你也慢慢习惯着,到最后你彻底和你不满意的境遇融为一体,和你一直没有成长的人格永远地待在一起。
如果我们的亲密关系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但是我们没有勇气走出去,那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因为你还是那个婴儿,你觉得这个关系就是当年你和妈妈的关系。她是你的整个世界,切断或者冒犯她你就会死亡,因此你无法行动一步。
但是,如果你愿意让自己成长,一切都会不同。如果你的内心长大了一些,那么你投射在伴侣身上的就不是婴儿状态的你,那么你就可以为自己做出决定,你可以独立思考,你可以自己做出选择,最重要的是,长大了一些的你很清楚地知道一离开了妈妈你也不会死亡,你可以好好活着。
很多鸡汤文也说过,改变自己带来的不适感是成长的必然,但不能因为不舒服的感觉就一直逃避成长。
为什么一定要成长,一定要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圈呢?因为长大一点点,你就会自由。
很多人拒绝成长是因为拒绝体验走出心理舒适圈带来的难受感觉,但是如果就这样一直以婴儿心理活到老、 活到死,你真的会错过非常精彩的人生。这一点也不划算。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做错了选择”,而是“不做选择”。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曾经研究人们思考、推理的过程,他说“一般人们都是采用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的思考方式”。
做不出选择的人,其实早已选定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我将自由放在别人手上,因为我不想对我自己负起责任。
很多人在开始几年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还会纠结怎么选,后面确实不纠结了,因为适应了,意识上认命了。但是这样的人,由于潜意识中“本我”长期被压抑,即使意识上不会直接感受到强烈的冲突,被压抑的本我和情绪还是没法彻底沉默,它一定会让你体会到因果。最后要么变成心理问题,比如没来由的抑郁、焦虑,要么以躯体症状体现为疾病。
人活得再麻木也欺骗不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任何选择对我们的人生带来的改变,也无法预测它对他人的人生最终是怎样的影响。没有人能就尚未发生之事带来准确的预言。真正愚蠢的人不是做了不好的选择,而是不选择,把时间和能量都浪费在纠结、煎熬、冲突和逃避中,最后把生命的阳光都耗成阴影。
如果你觉得选择很艰难,那让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生活不是不给你选择,而是你只想要一个只有好的部分没有不好的部分的选择, 所以你接受不了、承担不了、做不出任何选择。如果你害怕犯错,把不选择当作选择,那是你的软弱,也仍然是你的决定,这个决定导致的一切后果仍然是你要承担的,不是生活、世界或者他人的问题。
人的需求被满足了,马上就会有下一个需求;目标达成了,很快会有下一个目标。得到了想要的,你的幸福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所以让我们快乐、觉得有意义的人生答案,不可能在结局中找到。我们必须跳出结局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人生。
这个角度,就是过程。
“人生就是西游,越想做的事情,越做不到。”这句话有的人看到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同时也为自己的无所事事找到理由,“反正我做了也不能改变什么”。
战斗,不是改变命运的方法,而是面对命运的态度。
明知无能为力还要去做,还要向着“不可能”的目标努力,那就是一种活着的态度,和命运无关。它或许无法改变命运,但是这种活着的态度可以改变你,让你成长,让你变得更有力量,让你可以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
如果你只会衡量结局,在乎有没有得到,付出有没有回报,那么你可能总会感到无力和绝望,因为你无法控制他人;但如果你停止对结局的评估和打分,不再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好与坏、有用和无用,那么你就能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渐渐找到你想要去做的事情,无论最终你能不能做到。
“我很在乎结局,我也许无能为力,但是我还是会去努力。”如果真的这样去想,那么你就活在了当下。
我们怎么可能没有无力感呢?除了婴儿时期的那种全能自恋感,当我们渐渐成长,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确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不能用意念控制结果,不能呼风唤雨,不能改变那些让我们心碎的事情。这就是人活着的真相。很多人可能至今都还在努力接纳这个真相的过程之中。
我们有时对事情结局的执着,就是因为我们不接纳真相,我们还以为我们是无所不能的宇宙的中心。
面对无法改写的现实找到活着的意义,就是找到自己。
所谓的成长,就是渐渐能够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结局,即便我们非常努力。成长的内容还包括,当你发现你无法改变结局了,你要怎么活下去。
如果活在对结局的不断衡量里,活在现实的标准下,不仅无法找到自己,你还会迷失在这个庞大的、充斥着各种定义和评估方式的世界里。
那个“自己",其实存在于你赋予自己的意义中。
和我们面对现实的无力感相对应的是,我们永远都有赋予自己意义的资格和权力。
我曾爱之弥深,即使我无所获,我仍感不虚此行。
——(德)赫尔曼黑塞《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