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什么职业是最好但也是最坏的,那就是“为人父母”,“父母”这个角色几乎是每个人必当经历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牙牙学语,十分听话,向你展示了孩子的最天真,甜到了你的心里: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渐渐地不再对你言听计从,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的成长中偶尔也会“熊”起来,会变身小怪兽,肆意的捣乱,不合作,总是对你说“不”,跟你唱反调,这个时候很少会有家长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大吼大叫在所难免。吼叫过后,孩子一脸惊恐,一脸的怨愤,号啕大哭,作为家长的你则感到满心愧疚。
在吼叫中长大的孩子,会慢慢的扭曲父母对自己的爱,会慢慢的就不会再去和家长求助,这个时候就会让家长感到十分的头痛。当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家长即使苦口婆心,孩子还不一定理解家长的行为。对于父母的管教,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出了各种的抗拒。
作为家长的父母要如何做到不吼叫孩子,这就需要当家长的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冷静地对待冲突,温柔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作为父母我们要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和“另类”,要和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对话。
第一步:学会冷处理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愤怒的情绪,当你的孩子“熊”起来的时候,就特别会触发父母的愤怒,进而进化成大怒,然后开始对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在大吼大叫中的智商基本上是“零”,听不进也感受不到除了愤怒以外的其他情绪,也就忽略了孩子的恐惧,悲伤等。因此当孩子和你对着干或者做了“熊”事的时候,请身为父母的我们先不要急着发泄你的愤怒,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我们可以先找个独立的空间让自己冷静五分钟,给你和孩子一个转移情绪的缓冲的时间带。当我们稍稍冷静下来后再去处理,得到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第二步: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耐心地倾听,平等地沟通。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可以适当地对孩子进行约束但是不可以强制性的进行压制。很多家长都喜欢用一些话说教孩子,例如“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呢”“我是你妈妈(爸爸),难道还会害你不成”,很多家长都喜欢站在比孩子高一个阶级的位置处置问题,总是认为对“不听话”的孩子的吼叫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还在更多的时候是不能理解父母这么做的原因的。如果你和孩子的角色互换一下,很多家长可能也无法理解这种行为。

父母们要明白,你的过去的经验是你自己的并不是孩子自己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应该是互相压制争斗的关系,而应该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如果家长们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你所有的经验都是无用的。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努力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也要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然后引导着孩子去解决问题。
现在的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但同时孩子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因此孩子也需要宣泄他的负面情绪。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求,让孩子觉得你是在认真地倾听,认真的和她沟通,尊重她的想法。只有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也会站在你的角度来想问题。
第三步:少些功利心,“适度”看待孩子的学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个家长的座右铭,也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可有很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强求不来。面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家长们要理性看待,让她自由的成长,不要折断她的羽翼。
现在的很多家长过重的看重孩子的成绩,如果孩子考试好了,父母就会大大的奖励。如果考试差了,就是单一的惩罚吼叫孩子。这种心态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只会让孩子除了成绩以外的一切事物不感兴趣,遏制孩子兴趣的发展。

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其实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孩子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就可以了,不要用单一的成绩的高低去否认孩子的努力。作为家长的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就是“只要考试你全力以赴地去面对,去准备,那么即使这次考得不理想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中承认整理不足的地方,进而能够全面清醒的认知自己的短板,争取下次改善”。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成绩的高低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潜能需要去开发。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也不能只有“驰”也要有“张”,一张一弛的教育方针才是上策。正所谓有压力就有动力,在教育中有压力是必要的,家长索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掌握压力的“度”。家长要适度地去给孩子学习的压力,孩子的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压抑被动的,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值。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轻装上阵”,在学习的道路上远行,去了解生命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