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咽下最后一口气
你孤独的死去了
我们将屠杀一千只动物
点燃一千只蜡烛
一个人最难假装的就是哭泣的时候
电影《怜悯》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年约45 岁的律师的妻子发生事故并陷入昏迷,事故发生后一段时间都在私人医院就诊。因妻子事故造成的悲伤已成为律师生活最重要的元素,甚至给了他一种成瘾的愉悦感。他感觉生活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好过。有一天,他的妻子从昏迷中醒来。她的回归从根本上改变了他那充满悲伤的日常生活。悲伤被喜悦取代,但他渴望回到昔日。他开始想尽方法来吸引他人的关注和怜悯。他必须摧毁任何快乐的时刻——这起初只是他的总计划的一部分,但后来他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
这个电影运用了希腊诡异浪潮的手法,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拍摄风格。
类似的还有比如反乌托邦电影(龙虾),希腊悲剧的现代化表达(圣鹿之死),集权具体化(狗牙)。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配乐,仿佛教堂里的吟咏与歌颂。宗教吟唱上强调情绪和有热烈感情的吟唱情绪和冷漠虚伪现实的对比。
主题是揭露现代社会的冷漠和疏离与虚假关怀;自言自语的怜悯和冰封下的情愫恶化。其中关于女人送蛋糕的情节,后半段用催泪瓦斯进行催泪,结尾处杀人弑父的彻底恶化让人印象深刻。但本片由于有默片式的讲解和推进,让变化显得理所应当,进而弱化了主题的社会批评性和整体进展的不可预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