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匠接过师父递来的一截榆木边角料,高兴得说话都变了声调。学徒眼看要满三年,师父终于吐口让他考核做墨斗了。墨斗是一个木匠的脸面,能不能出徒,就看这只墨斗给不给长脸。
师徒二人这个月在城里给人打家具,大衣柜、双人床、玻璃书柜和双扣箱,全套的结婚家具。小木匠问老木匠,收工后我能不能再干一会,把墨斗的轮廓锯出来?老木匠哼了一声,说,没规矩!在东家住着,一分一秒都是东家的时间,哪能干私活?就凭这,你也出不了徒。
巴巴的等到回村,小木匠把水缸担满,把院里种的黄瓜西红柿浇透,又抄起了扫帚。师娘喊住他,说院子刚扫过,歇着吧。自打拜师起,他就住进师父家,包了屋里屋外的杂活。
吃罢晚饭,师父去村头找人下棋了。小木匠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他急不可耐把那截榆木拿出来。锯好高低宽窄,刨出四个平面,然后避开疤节,用细锯锯出最后的长度,挫平,凿墨仓、钻线孔、架线轮、上摇把、穿蚕丝、挂墨签。墨斗成型了,小木匠左看右看,高兴得哼起了戏词。最后用细砂纸打磨了一遍,才恭恭敬敬呈给师父。
老木匠把墨斗拿在手中,翻转着端详了一番,停下来向婆娘讨了两根头发,在墨斗底面上用这两根长发拉对角线。他瞅了瞅递给小木匠,说,连个平面都找不准,自个看去。小木匠的汗当时就下来了,他没想到师父居然会用发丝来要求精度。不用说,两根头发不挨着。刨平面的时候,小木匠是用线绳量的,这么小的误差根本测不出来。
俺去打磨打磨。小木匠低眉顺眼地说着,心里却爆发出无声的怒吼:老倔巴头!
不急。老木匠叫住了他,问,你知道木匠为啥考墨斗?
小木匠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师父还要考较自己,武考没过,文考可不能再掉链子。他定了定神,说,墨斗是鲁班祖师爷留下来的准绳,准就是水平,绳就是铅垂。老话讲,直线调就栋梁材。咱们木匠解木,锯直刨平,靠的是墨斗打线。装门窗,起房柱,靠的是铅垂定直。木要成器,人要成材,都要有个准绳。
说的好!做人也要有个准绳!老木匠浑浊的眼里迸出一丝精光,说,你可知师父当年为啥学艺五年还出不了徒?小木匠瞪大眼睛说,还有这事?老木匠叹口气,说,我先前一直以为我师父死活不让我出徒,只是为了要我多给他干几年。谁知他是真为我好,做木匠手艺要过硬……
望着老木匠失神的模样,小木匠试探道,要不,我再跟师父一年?老木匠摇摇头说,我不耽误你。只要活儿漂亮,我巴不得你赶紧滚蛋。小木匠不信,说他走了老木匠一时也找不下人,这年月学木匠的可不多。
老木匠说,说实话,你小子还真对我脾气。就这么让你走,确实舍不得。不过,老木匠话锋一转,语调中透出些许萧瑟,你我大概是最后一代走街串巷的木匠了。现在的家具都是人造板材,螺钉连接,机械化生产,咱的手艺过时了。再不放你走,你挣不上钱了。
咱打的家具货真价实,咋就过时了?小木匠心有不甘。老木匠说,真是个榆木疙瘩!推陈出新、多快好省啊。就说进城这趟,东家找人用电锯解原木,你说给咱省了多少事?再说还要掂量成本,好比清代离咱更近,为啥反倒是明代家具传了下来?
小木匠说,清代家具太花哨了,卖得又贵,寻常老百姓用不起。老木匠点头说,没错。其实咱们打的,也不是正宗明代家具。不过榫卯结构咱没丢,坚固实用的传统也没丢,简化的都是些花里胡哨的装饰。再就是省料,一条直腿比一条老虎腿,那可省不少料!现在的家什,一切以实用为主,就说这墨斗吧,就这么个方墩子,你知道以前的墨斗都啥样?小木匠说,听说有虎头的、水车的、葫芦的,还有绣鞋的……你小子就不学点好!老木匠打断他说,南方木匠还有把墨斗做成鱼的、做成船的、做成莲藕的,五花八门。墨斗既考基本功,又考心思和雕工,所以说小小一只墨斗,真能考出木匠的能耐。
三年期满,小木匠凭借一只方正实用的墨斗出徒了。临别之际,老木匠取出一只黑乎乎的墨斗交给他,说,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现在我传给你。你看了就知道我为啥总出不了徒。小木匠接过墨斗先呀了一声,说怎么这么沉?仔细看去,这是一只龙头墨斗。龙角、龙鳞、龙须栩栩如生,两只龙睛怒视前方,龙口含珠,墨签穿珠而出。
这……连小小的龙鳞都有起有落,雕得太真了!料也好,切横茬都断不了。这不能是工具,得当宝贝供起来!小木匠爱不释手。
这就是师父的宝。老木匠说,咱匠人的东西接地气,跟人连着魂呢。
真给我?小木匠问,我怕受不起。
那就再考考你,老木匠说,只要你能说出这是啥木材,它就是你的。
这黑乎乎的浑身是墨,哪儿看得出来?
试试看!
小木匠翻起墨斗底面,一边端详,一边摩挲……师父,这种木纹我没见过,只能猜。这么沉手,难道是紫檀?
你小子有福了!老木匠感叹道,这可是明朝的老物件。如今上哪儿找这紫檀去?
绝活啊,太贵重了!小木匠把手里的墨斗用力攥了攥。老木匠眼中隐隐闪出泪光,他悠悠地说,贵重的不是这墨斗,也不是这绝活,是传承。我算看出来了,木匠行的手艺传不下去了,要绝后了,愧对祖师爷呀!
小木匠反倒看得开,说,就算我生不逢时,就算手艺传不下去,这墨斗我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