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文章,我心中是比较疑惑的。
其一,据英国乐施会2015年报告分析,到2016年,只需要7.7万美元,就是全球前10%最有钱的人。而若是拥有79.8万,就是全球百分之一最富有的人。对于这个数字,我是不敢相信的。我查了一下乐施会。但很遗憾,没找到相关的报告。我在想,我从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足够多的有效的证据来证实文章的数字是正确的。因为时间和能力问题,我没继续寻找。
其二,据美国一家公司调查,43%的成年人拿不出救急用的1000美元。为什么拿不出来,我知道有一个原因是美国人把手上的闲钱都投入市场,参与资本运作,手上应急用的现金确实不足1000美元。所以,我还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不能因此断定这43%是穷人,不能认为他们只拥有不足1000美元。另外,对应中国人40%以上成年人拿不出来一两千块钱应急,我觉得也不能成立吧。中国传统以储蓄为主,最近几年其他类型的投资、理财模式才大规模普及。但这不能说明中国40%以上是穷人。
笑来老师对穷人及其数量做了一个量的结论,让人能够直观的知道,有多少比例的穷人,这些穷人有多少钱。
关于穷人和富人的差距,我记得还是得到的另一篇文章《共同体的意义》是这样表述的:
你拿一张A4复印纸,从底部往上,每隔一厘米就画一道杠,每一道杠代表财产5万欧元,到A4纸顶上的时候,就代表150万欧元,大概是人民币1000万稍微多一点。
99%的人的财产都可以用一张复印纸给涵盖了。剩下1%最有钱的人在哪儿?你出了A4复印纸继续画,在离这张A4复印纸3.5公里的地方。
一张纸就已经涵盖了99%的人的财富。而最前端的人,你要戴望远镜才能看得到。
我想,穷人是看不到富人的。穷人不能理解和知道富人是怎么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富人却能清楚的看到穷人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
文中还有一段关于赚钱与存钱的例子。一个月收入2.5万,到手1.7万的人,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很多人存不到两千元。这个事实是很多月入5000元的人想象不到的。确实,我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看起来赚的钱很多,却最终存不下钱。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赚的多,但花的也多。那些赚的少的人,花费也少。那为什么赚得多不能花的少呢?那些花费里边都是必须的吗?我想肯定有一些是必要的,一些是不太必要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突破自身阶层是何等困难。从0到1的距离肯定包括眼界、认知、勇气、胆量这些不易察觉和践行的概念。普通人到底有没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成为有钱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