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父亲离世以来,许久不愿提及这个名词,直到现在,也像一道结了疤的伤口,触碰到还是会隐隐作痛,只因有遗憾,有愧疚。回想起父亲在世的日子,沉默寡言是最深的印象。
儿时,为了照顾病中的奶奶,父亲和母亲在家务农,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那时家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到农耕时节,父亲便会牵着牛,为邻居家耕地,增加收入。在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可我的愿望却总得不到满足,哪怕只是想要一个苹果,希望都会落空,任由我发脾气、哭闹不止,父亲都无动于衷。那时,我一度以为父亲不爱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进入到小学。那时最怕的是狂风呼啸的雨天,生怕茅草屋被吹飞,每逢这样的天气,我便会蜷缩在床角,家中摆放大大小小的盆子接水,防止衣物被雨水打湿。后来,父亲卖掉了牛,背起了行囊,走南闯北,在水泥地里摸爬滚打许多年。那时候,联系方式全靠对面小卖部里的有线电话。为了及时传递信息,小卖部外墙上多出了一个大喇叭。每次大喇叭响起,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希望是在外的亲人打来的。每当听到呼喊母亲的姓名时,我撒腿就跑,只是想听听父亲的声音,但只是让我乖乖听话,然后跟妈妈交代完重要事情,便匆匆挂断。而我满肚子的想念都没说出口,只期待着下一次的来电可以久一点。
最开心的便是过年,因为父亲会从远方回家,一家人又可以回到朝夕相处的样子。每次回家,父亲还会给我带当地特色糖果,让我解解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父亲正好在北京打工。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当时看来,北京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于是扭着父亲去拍照给我看,还想要福娃。那一年,父亲第一次满足我的愿望,答应去一次天安门和故宫,并为我拍了两张纪念照。
那年年前,得知父亲即将归家的消息,开心不已。答应父亲不管多晚到,我都去接他。最终还是母亲取得,我在家为父亲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当父亲踏进房门时,我居然有点想哭,因为太久没见,父亲黑了一大圈。没来得及吃面,父亲便把为我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我高兴坏了。原来,父亲不是不爱我,而是当时的条件,不能放任我自由。
高二那一年,奶奶去世了。父亲也老了许多,消沉了许多。有一次喝多了,他一个人念叨着,奶奶走后,他感觉空唠唠的,有苦也没地方倾诉,那一刻,突然有些理解父亲,他一直都在默默承受着一切,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转眼我高中毕业了,考上了大学。第一次跨出家乡,去更远的地方,每天都期待着开学。
9月3日,在父亲的陪伴下,我踏上了求学之旅。一路上依然沉默寡言,但看得出父亲很开心,那天他穿上了我暑假工挣钱给他买的新衣服,把我送到学校安顿好后,又急匆匆往家赶。
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爱哭的我又没忍住,我发现父亲的身姿变得佝偻,也消瘦了许多。
大学三年,父亲和母亲相伴,家里的房子也变了样子,不再是以前的茅草屋,不怕风吹日晒,这都是父亲的功劳。每次回家,想要和父亲聊聊近况,发现他都很忙,我们见面的时间,就只有吃饭的一个小时左右。
眼看着苦日子熬出来了,我毕业了,参加了工作。那时觉得陪伴父母的日子挺长的,休假时都想着自己怎么好玩,却忽视了父母的感受,自以为逢年过节给父母包红包、买衣服便是孝顺,却忘记了他们只想要陪伴而已。
2015年国庆,父母来重庆,那时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拉着父亲的受,聊了很久很久。我发现曾经光滑的手掌长满了茧,而父亲由于常年和水泥打交道,手指有很多缝,每到冬天更加严重,难以愈合。那一刻才发现父亲老了许多,头发也白了。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要多陪陪父母,把最好给他们,他们为我,为了这个家付出太多。
世事难料,上天总喜欢和我开玩笑。一年过后,父亲突发疾病,永远离开了我,留下无尽的愧疚,无法弥补。
当失去后才会成长。一直以为父亲沉默寡言,不喜欢我,殊不知在我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扮演者坚强的角色,所有的苦和累都自己扛,只留给我最好的状态。父亲的爱是无私的、无言的,但却是最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