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龟小时候的故事

网络图片  侵权则删

上次龟兔赛跑后,那个夺得了冠军的乌龟慢慢长大了,到了弱冠之年,便结了婚并有了儿子龟龟。

它们夫妻俩认为,生命就是一场拚命的赛跑,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动物世界,只有取胜才是强者,才能生存。因此,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看法坚信不疑。

它们对孩子寄予了厚望,从龟龟生下来起就非常重视对它的培养,希望它将来能象爸爸一样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以光宗耀祖,美名远扬。

一、天天训练的龟龟

龟龟生下的三个月内,爸爸就叫它每天在池塘游泳,在水中抓小鱼虾吃,在水下憋气,在地上打滚和跑步。

龟龟学得还不错。经过爸爸的倾心指导,它掌握了龟爬式泳技,尽管游不快,但却不怕淹死了。起初它抓不到小鱼虾,还被小鱼虾戏弄和嘲笑,后来它知耻而后勇,瞬间张口就能咬到小鱼虾美美地饱餐了。开始学憋气时,它常常闷得面红耳赤,喘不过气来,要迅速浮到水面吸气,练习了上千次后,便能潜到一米深的水下憋气一个时辰了。在地上打滚很疼很辛苦,由于龟壳尚不坚硬,每次练习都疼得它直瞪眼,直到两个月后才不觉疼了,一下可以做好几个翻身了。正学跑时,好慢好慢,四只小腿总伸展不开,练了一个月后,便能灵活地爬跑了,速度比小蚂蚁快多了。

看到龟龟学会了教它的本领,爸爸开心地笑了。

二、慢慢长大的龟龟

从第四个月开始,龟龟妈妈就天天教它识字读拼音学画画了。龟龟很听话,每每潜水或打滚玩时,只要妈妈一喊它,便立马跑过去照吩咐的去做了。

由于龟龟天生嗓子不行,看图识字就很吃力,读拼音就更费劲了。尽管常挨妈妈揍,还是进步不大。学画画要好些,龟龟直接用前爪子在沙地上画,画呀画呀,圈圈、线线,点点,小鱼小虾,渐渐地还有点象,似乎还流露出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的画意哩。

到了第五个月,龟龟就进幼儿园了。在幼儿园,它结识了好多小朋友,象小兔、小青蛙、小蚂蚁、小花猫、小松鼠等等。因为龟龟很和善活泼,样子又长得憨憨的,小朋友们都喜欢跟它玩。它也喜欢跟大家玩叠罗汉、挨打的游戏。叠罗汉时,它总是在最底下,十来个小伙伴压在它身上都没事,大家觉得它好厉害。其它小伙伴都怕打,只有它不怕,说打吧打吧,我一点也不疼。

在幼儿园,狗狗老师教大家学不少东西。如画画、跳舞、识字、读拼音、学数数等,如游泳、拳击、赛跑、爬山等。回到家后,爸妈还要它复习和预习学习的内容。

文娱方面,龟龟画画、跳舞的成绩还过得去,画画还得过表扬,摇滚舞水平班上第一。

然而,龟龟最不喜欢识字、读拼音和数数,一到学这些时就心不在焉,感到很头疼,因此免不了被狗狗老师批评,也不知被爸爸妈妈打了多少回。打了也没用呀,龟龟就是学不进记不住。爸妈很生气,这么点大就不用心学习,将来怎么办?你看看人家,跟你一样大,诗能背三百首,字能识一千个,拼音全都会了,还会看书了,数都会加减法了,都上动物世界电视台了,可你,可你,太让我们失望了。

龟龟也特委屈呀,学这些自己发声很吃力,就是不上心呀。但爸爸妈妈却不管龟龟的苦楚,只是一个劲地催它学习,用心学习,好好学习。唉,龟龟幼小心灵好难受呀。

体育方面,龟龟最喜欢游泳、拳击。到小池塘游泳,只有小青蛙、小螃蟹跟它比,青蛙比它游得快,但没有它游得久,潜水憋气更是没谁能跟它比。拳击活动,只有小猫敢跟它比,其余都不是它的对手。小猫出手快、准、狠,但就是打不疼它,它有时会偷袭成功。

班上小朋友举行跑步比赛了。大家都议论,听说你爸爸都跑赢了兔子,那你一定也会跑得很快的吧?龟龟低声说,不知道。小兔子也对它说,这次我一定跑赢你,为我爸爸争回面子。随着嘭的一声枪响,小猫跑在最前面,小兔子跑在中间,小蚂蚁跑在最后,而龟龟只是紧紧地跟在青蛙后面。最后,前三名自然是小猫、小兔和小松鼠,龟龟倒数第一。

跑步后,爬山比赛又开始了。只见班上小伙伴们各显神通,一个劲地往山上冲,就连小蚂蚁也好象脚上装了风火轮,哧哧地把龟龟甩在后面。可怜的龟龟,爬几下,太陡,翻了下来,转过身又爬,爬一段又滚了下来,又翻身往上爬。这样爬爬滚滚,滚滚爬爬,在狗狗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爬到了山顶。而这时,其他小朋友早在上面玩了半个时辰了。龟龟觉得好累好沮丧哟。

狗狗老师总结比赛时,说,大家今天赛跑和爬山表现都很不错,小猫得了跑步第一名,小松鼠得了爬山第一名。虽然小蚂蚁小龟龟跑步爬山落在后面,但它两个的精神值得赞扬。特别是小龟龟,不怕摔跟头,不怕落后,顽强地坚持爬到了山顶。大家都是最棒的。

听了狗狗老师的讲话,龟龟心里好舒服的。

可晚上回到家,龟龟却被暴打了一顿。爸爸连打带踢,把龟龟打出几丈远。

你丢人呀,丢人,把我的脸面丢尽了。当年我跑赢兔子,你倒好,被兔子拉下好几圈,得了“第一”,倒数第一!而爬山,你竟也得了全班倒数第一!你,你你你太不争气了。我怎么教导你的,要争气,要拼命,生命就是一场世上的赛跑,你跑输了,就要被挨打,被淘汰!你怎么总是当耳边风呢?

龟龟被打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爬起来。这时妈妈下班从外面回来了,见这阵场,就问怎么回事,并赶忙抱起龟龟。

你问它!爸爸气哼哼地说。

龟龟哭了,在妈妈怀里哭得好伤心,边哭边把事情说了。

你怎么能这么狠打孩子,这不是你的孩子吗?我们就这一个孩子,你不能好好说话吗?这回妈妈心疼了,气愤地指责龟龟的爸爸。

龟龟继续对妈妈说,爸爸上次是趁兔子睡觉去了,才跑得第一的,班上小朋友都这么说。

龟龟的爸爸听儿子这么说,瞪着眼又想打它,妈妈拦住了,说是怎么回事你自己清楚呀,还要打孩子。

爸爸不吱声了,愣在那里。过了好一会,才叹口气,回屋去了。

妈妈对龟龟说,爸爸是为你好,才打你骂你。你以后还是要好好努力学习,啊,听话,只有学习好才有出息。

龟龟点了点头,算是回答。妈妈也没再说什么,带它回房去了。

后来,龟龟读完了幼儿园,上了小学。在小学里,因为它学会了写字,语文和数学的学习算是跟得上班,画画、跳舞还可以,游泳潜水、拳击还是它的长项,跑步、爬山就没办法得名次了。它课外还参加了好几项学习,比如学英语、主持、跆拳道,吹黑管等。虽然效果不佳,爸爸妈妈仍要它坚持学习,认为多一项本事就多一条生路。其实龟龟还有一项本事在班上算是第一,那就是不吃不动。假期里,它与兔子、松鼠比谁不吃不动最久,结果只一星期,它就赢了它们两个。

对龟龟的多项成绩表现,爸爸妈妈是不满意的。当听说教育改革后读高中上大学的机会都非常有限时,它们很是为龟龟的前途焦虑和发愁。上不起大学,龟龟该怎么办?

龟龟呢,好象并不着急,该玩的还是玩,挨打挨骂后伤心一会就又没事似的了。

一天,已经读五年级了的它,突然问妈妈,活着快快乐乐多好呀,生命真的象爸爸说的那样只是一路跑个不停吗?边走边玩,边看风景不可以吗?

妈妈想了下,对龟龟说,时间很宝贵,是要一路跑呀。象你,读完小学上中学,中学毕业上大学,大学里要从学士读到博士,毕业后要找工作,工作后要努力赚钱。不跑不行呀,不然路上的钱早被别人捡走了。

龟龟听后没做声了,眼睛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三、逢灾不死的龟龟

龟龟上六年级了。本来这是小学关键的一年,但出人意料的几场天灾完全打乱了生活、学习安排。

一是南方去冬以来天气特别冷,出现了两个月零下10度的冰冻天气,春天由此比往年来得迟。龟龟一家比以往冬眠时间延长了一个月,要不是它们藏在很深的沙子里面,说不定就冻成冰团了。等龟龟冬眠醒来时,学校也开课了。

到了学校班上,龟龟发现小兔、山雀、翠鸟等一部分同学没来。点名时,马老师沉痛地对大家说,这些同学来不了,因为它们已经被冻死了。听罢,同学们都伤心地哭了起来。龟龟想着见不到小兔等好朋友了,呜呜地大哭了起来。课后,同学们将白纸折成小花,默默地挂到附近小山的树上,悼念再也不能来的同学。

二是春夏之交南方各地暴雨倾盆,连续下了十来天,造成特大山洪灾害。龟龟一家的房屋被冲垮,一家三口都被埋在了泥石流中。算它们命大,坚硬的龟甲顶住了泥石的挤压,龟息的本领让它们没有被憋死。雨停水退水消后,龟龟一家艰难地爬了出来。然而,龟龟的好朋友小蚂蚁的家完全被水淹了,龟龟再也见不到小蚂蚁了,还有几个同学也见不到了。学校也被水淹了好久。耽误了一个月后,学校才重新上课。

三是秋季发生了严重干旱,两个月没有下一滴雨,天气又十分炎热,龟龟一家搬了几次家,一直搬到池塘中心的稀泥中。好多鱼儿被干死,龟龟的一些同学,象蜻蜓、蝴蝶、蜜蜂也看不到了。龟龟一家也没吃的了,只能试着吃臭哄哄的死鱼。不过,即使饿一段也没关系,只要有湿润的地方,龟龟一家就不会死。

变化无常的气候呀,一个多灾之年。可龟龟的爸爸妈妈似乎一直对灾难不大着急,它们最急的就是因灾影响了龟龟的正常学习,怕到时上不了好一点的初中学校。所以,在不能上学期间,它们都时时叮嘱着龟龟自觉学习。

龟龟长大不少了,也懂事不少了,能够安静地自己看书学习了。但它还是对很多事情有不明白的地方。

那天它和小松鼠在一起玩,就问小松鼠,学习就那么重要吗?好好活着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学很多自己将来用不着的东西呢?为什么总是要跟人家去比个高低呢?

小松鼠回答它说,你看我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我活得非常快乐。我的爸爸妈妈从来不强迫我学习,不要求我跟别人比高低。它们认为生命一场,应当是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完全掌握了就行,不要因为学习别人的,而忘了自己的。我们松鼠只要有森林,一年四季就能生存下去。我们不怕晒,不怕雨,不怕冻,不怕没吃的,不怕跑不动,就怕老鹰、蛇等天敌。

龟龟听了,觉得有道理。它决心回去跟爸爸妈妈说,自己会听话的,但是一家子要快快乐乐生活,不要天天想着跑呀跑呀,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我们乌龟的历史不是很古老吗?寿命不也很长吗?那么我们的生存本领肯定有特别的地方。回去要爸爸妈妈好好想想,把我们乌龟的本事继续发扬光大。我不去学唱歌什么的了,也学不会,那是百灵鸟它们的本事,唱歌什么的对我们乌龟的生存毫无用处。

龟龟有了信心,认为一定会说服爸爸妈妈的。

          2021年11月5日写于鹤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