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仁就是人原本的心,并以敏锐直觉流露于外。

乐的态度在人的心境是安和自在。真正的乐者,是生机活泼,即生机畅达。生机畅达具有两个条件,一是调和,一是新波澜。对儒家来说,放下找的时候便是乐。

讷言敏行

即少说多做。如果一个人讲话表情特别谄媚,辞令特别华丽,这种人能够达到仁的境界的不多,巧言令色鲜矣仁,力行近乎仁。

看自己

为己是说为了自己的兴趣或好奇心所学,为人则是存了利益目的所学。君子有问题都在自身找原因,而小人都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看自己。我们平常在生活中,花大量时间去评论别人,只会增加烦恼,浪费时间。

看当下

盯住你的心,不要滑脱。孔子的生活就是老实人与小孩的生活。

反宗教

所有的宗教都是来自于人情志不安,很多人心中痛苦,就会去找宗教来求得安慰。实际是将自己的私心放大,这不是孔子提倡的态度。

毋意必固我

别瞎猜;没有什么事情必须按固定的模式来做,做事要通权达变;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非功利

事事追求功利,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当下生活的乐趣。非功利的生活是凭借趣味,依靠直接和内心的良知。

非刑罚

如果拿法律去治理社会,百姓只求不犯罪,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礼制引导百姓,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还有归服之心。法治是一个社会的必经过程,却不是终极目标。等大家都有了法治观念后,就可以靠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

礼乐

礼是自然的,是天理,不是人为。礼是人情的自然要求,并不是人情外的假形式。只要是发乎真性情的礼,率真、质朴都是一个真的礼。如果真性情被扭曲了,那么礼就是假的。孔子认为不合乎人情、巧言令色都不是礼。

孝悌

孝悌本身是对你身边的人好,发自内心的爱他们。你的内心是活泼柔软的,而不仅仅是把孝悌当成冰冷的教条。孔子说色难就是孝,和父母说话和颜悦色就是孝。

不动怒不贰过

不迁怒别人,知错能改。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在于好人能更长时间发出内心的喜悦。

天命

孔子说,人生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之言、畏大人。天命是宇宙大的流行趋势,是已定的,但只有一点是未定的,就是你当下的想法。尽人事听天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几日,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听了数遍,一则内容实在精彩,二则樊哥也是通透之人,联系生活讲得也妙,现辑录精粹如下,...
    点燃的红烛阅读 4,133评论 0 8
  •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学说思想...
    ShineLau阅读 547评论 0 1
  • 昨天听完“樊登速读”讲《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很受启发。 常言道,为学日进,为道日损。为什么呢?因为学习都是知识、技...
    gui9938阅读 741评论 0 0
  • 去年坚持了一段时间早六点半起床,后来到了冬天实在是离不开温暖的被窝遂放弃,加上闺女放假不用起太早,七点半以后起来虽...
    令宜阅读 1,043评论 0 0
  • 我咳死了他也不知道,病死了他也不会关心的。这样矫情烦恼,干脆直接说好了,我最讨厌你这样自怨自艾的人了!!
    等烟火清凉阅读 3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