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如何提问》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关于证据效力: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这个部分。
好,废话不多说,接着昨天的证据类型。
我们再来看一下另外三个证据类型的效力。
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个人观察
个人观察,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直觉和个人经历一样,很私人化。这东西,想验证的话还是有很大的麻烦。
但是,个人观察真的就没用吗?
未必!
这主要还是看人来(当然不是看外貌了)
不同人的个人观察得到的证据效力肯定大有不同。
比如说,
达尔文带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去世界各地观察植物、考察地理,和我们到各地去旅游看到的风景,即使我们用点心,仔细地进行观察,我觉得也不能看出什么,顶多是看着有趣而已。因为我们并没有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首先在判断什么值得看,什么不值得看,我们就落后了一大截。这哪能比嘛?
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判定普通人的个人观察是无用的。 比如,列文虎克就完玻璃玩出了显微镜的雏形,所以,在生活中,认真、仔细地观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拥有的好习惯。
并且,
个人观察是很多日常推理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而, 最可信的观察往往是
基于最近得来的观察,而且是几个人处在最佳环境里同时得到的观察,他们没有和观察的事物有关的明显而又强烈的期望值,同时也不带有任何偏见。
研究报告
这个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有点远哈。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接触到具体的某个东西的研究吧。
但是, 不可忽略的是,我们常常在各种地方可以看到,
“据研究,最近研究显示,,,,等”用在各种科学、非科学的论证材料里。
所以,我们应该来认识一下它,这样我们在面临这类证据时,也不至于抓瞎。
那什么是研究报告呢?
研究报告:通常是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来系统地收集观察数据。
这里,应该注意两个定语:
“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和“系统地”
如何判定研究报告的效力如何,就看这两个定语的效力如何了。
既然谈到了科学研究,那我们就顺带谈谈科学的几大特点, 掌握了这几大特点,我们就能判定一个研究,一个实验是否科学了。
首先,它追求的信息是以可以公开验证的数据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它的数据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取的,如果其他的合格人士按照同样的条件,可以展开同样的观察,并进而获得同样的结果。
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可控性,也就是说,可以使用特别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的犯错率。
最后,语言的精确性是科学方法的第三个主要构成部分。科学方法力图在语言运用上做到精确和前后一致。
因此,科学研究如果进行得比较理想的话,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
在科学研究,特别涉及到社会研究时,样本能否代表整体,是我们都应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那么怎么判定样本是否可靠呢?
在评价研究样本的时候,有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必须要铭记于心:
样本的覆盖率必须要大到足以产生概括或得出结论的程度。
对研究员将要从中得出结论的所有事件的类型,样本必须覆盖足够的范围或者说包含足够的多样性。
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
这时候,问以下问题往往是有效的:
他们(指研究人员)的抽样的事件或人群有多少,样本的覆盖率有多大,样本的随机性怎么样?
类比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百度百科)
什么叫类比证据:
一个论证用两件事物之间熟知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的一个相对未知特征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就叫做类比论证。
那,我们怎么才能判断一个类比是不是好证据?
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两个作比较的事物相同和相异的方式。
相似点和不同点之间的关联。
类比应该说是在我们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了。 类比的亲戚——对比,就是我们被我们混用的对象。
类比往往涉及比较,它们依赖相似度来作为主要类型的证据。
so,一定要经常寻找那些试图通过框架把人们的反应引向一个特定目标的比较。 而,要识别框架类比,先要寻找这样的对比:
它不仅用于解释一个要点,同时还要影响讨论的方向。
提醒:
过度情绪化的类比会遮蔽论证中的真正论题,而且阻碍了实质性的对话。
任意两个事物之间你几乎总能找出一些相似点。因此,类比推理并不会仅仅因为有很多相似点就具有说服力。
所有类比都想要展示潜在的原则。相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就是直接和类比所展示的那些潜在的原则相关的。
错误类比谬误: 指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相关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