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者谋其局,小者谋一势(逮猴新解)

在一个偏僻而的山村,民风纯朴,日出而做,日落而栖。鸡犬相闻,耕牛卧篱。

某日来了一群人,衣着靓丽。东家看看西家聊聊,放言要收购东山的猴子。

于是大家告诉有猎人可以胜任,于是他们出租金在村中间设一收购处,并挂牌子,并订立细则,注明收购猴子的大小,公母,份量等的收购价格。村民看看一只猴子最不济也要半年的收成,于是议论纷纷。还好,村上有人养猴准备耍耍巴适卖艺的,有两只猴子,算算账,出去半年挣上仨瓜俩枣,再吃吃喝喝,还得受气打点。拿回来也不抵猴价的3成。索性直接卖了。当天就拿到了现钱。乐的半夜睡不着。

于是能打猎的都开始行动了,编笼的设陷阱的,各处奇招。

猴子并不好活捉,六七天下来,也就有经验的人捉来三五只。于是收购者又提高收购价。那些只知道种地务农的老实山民,被婆娘连骂带哄,家里的孩子噢噢待哺的,都撇下农活,想尽办法开始了铺猴运动。

也别说,原来一个人干的,也并不能逮上一两只,还得靠运气。现在,父子,兄弟合伙。效率还是提高不少。没几天。各个巷头街尾都卖了几只。手里还真有钱了,购猴人立即运走猴子。又在收购所旁边开了商店,东西应有尽有。卖了猴的人,可着劲的买。没逮着的眼巴巴的看着。又一轮捕猴高潮开始了。大家虎视眈眈。

村上有了酒店,开了赌坊,捕猴人回来了也可以品品小酒,赌赌运气,解解闷子。反正不会误事——逮猴。

能行的能走的都加入了逮猴的行列,还有那年龄大点的力不从心者,搞搞后勤卖了猴子分上一杯羹。整个村子一片繁荣。收猴者喊业务繁忙,于是找了村子有威望者代理了收猴业务,又承包了酒店,赌场。以后论是谁只要把猴送到猴场,便一定高价收购。村子开锅了,开始收购的价格还稳,但是运出去难,能运的就高价收,不能运的,只能低一些,再雇外边人运走。但是收入就少了。最后还是卖给能运走的,少赚一些。省心。

最后大家都感觉逮猴不如收猴。于是一个产业链繁荣了,大家逮的逮,捕的捕,逮的少的也都收猴子赚钱。

猴子愈来愈少,于是你问问他家的收猴价,他问问你家的收猴价,有人开始了收别人家的然后算算运输费用,和饲养开销,看看结余多少,大家开始心照不宣了。

收不到猴子,收猴商人开始涨价了由原来的1000铜子涨到4000,还是收不多,于是5000、8000。直到12000。于是大家都有猴不卖。除非婚丧嫁娶,非用钱不可才被人收走。猴价还是涨20000,于是村里收猴的见猴就收。今天收的,明天送去就赚。可能后天还涨。于是有人从外边进猴子,再卖给猴场利润可观。

从此有人开始输送,有人收购,再送给商人。价格开始回落,18000铜子,15000铜子,可是大家手里还是没货。于是又涨了22000还是没有货,以前卖了的都后悔了。

于是大家想尽办法,到处找猴源。然后压着等猴价再涨。一个村子都成了养猴场,大家也喜笑颜开。在大家都收到猴子不敢卖的时候,突然一日有人送猴子给商人的时候,发现猴场已经关门,听说出国去了。在哪里新来商人开始培养良种山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