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说给孩子听(四)——师与父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如果爸爸只是把小朋友抚养长大,却不去好好教育他,这是爸爸的过错。如果老师教导小朋友的时候没有严格要求,是老师的过失。


《论语》里讲了一个孔子教儿子孔鲤读书的小故事。有一天,孔子一个人站在那里,孔鲤匆匆走过来,经过大厅,孔子叫住他,问他:“你最近读诗了吗?”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就说:“不学诗,连话都讲不好啊。”于是孔鲤就去学诗。又一天,孔鲤又碰到孔子,孔子问他有没有学礼?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就说:“一个人不学礼,不懂道理,怎么能够好好做人呢?”于是孔鲤听了孔子的话,就去学礼。


老师教小朋友呢,要严格要求。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太子,不好好读书,被他的老师打了手心。结果呢,这个太子向他的奶奶,也就是皇太后去告状,说老师打我。皇太后听了,很生气,把那个老师请过来,请他吃饭,然后很客气的跟他讲,我们家的小孩啊,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孩,不管读不读书,将来都是要做皇帝的。这个老师呢,听了以后就站起来,说是啊,好好读书的以后是个好皇帝,不好好读书的以后是个昏庸的皇帝。皇太后一听,就说对啊,老师你说的对,尽管打。


注:“养不教,父之过”,在现代社会来说,不仅仅指父亲,应该指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首要的责任。


孔子教子的故事出现在《论语·季氏》篇。孔子讲的“不学诗,无以言”,这个诗,是《诗经》,也就是经过孔子删订的《诗三百》。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包含了爱情,劳作,战争,祭祀,宫廷等各个方面,还有各种鸟兽虫鱼、植物动物之名,所以,读了诗,知识就会渊博,否则,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不但不会写文章,说话都说不好。


老师的地位在古代是很高的,所谓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皇帝、父母,接下来就是老师。师道尊严,古时候的人对老师是很尊重的。这个老师可能没有当官,没有什么事业成就,但是学生立业扬名之后,见到老师还是要行礼。而老师的责任也很重大。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对学生也是要负责一辈子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58评论 1 16
  • 微信是现代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遵循基本的“微信礼仪”,可以提高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所谓的“微信礼仪...
    黄虎阅读 4,463评论 2 5
  • 前言 由于网上关于JNI/NDK相关的知识点介绍的比较零散而且不具备参照性,所以写了这篇JNI/NDK笔记,便于作...
    追云_似梦阅读 5,266评论 0 6
  • 电视剧《猎场》正在热播,胡歌也再次成为了一轮的焦点。许多喜欢追剧的人大呼过瘾,为剧中的覃飞、郑秋冬,以及众多明星、...
    党岭阅读 3,954评论 4 10
  • 前几天猫老师在他的公众号上宣布了他打算做每周一堂公开课的事,他说:“为了逼自己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我需要写出来,让...
    粗盐师姐阅读 3,98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