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字,记于17年9月11日】
昨天,忙里偷闲,看了几篇与闲有关的文章。
一篇说,闲下来,过真正的人生。说了忙的严重后果:日子太忙,安排的太满,您会变得愚笨。
一篇是心无杂念,是最好的生活态度。问什么样的生活最好?答无事最可贵!
还有一篇,人需要出走。谈旅游的意义,说在一个环境久了,不但爆脑浆、爆肝,还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
诸大师之教诲,深以为是。
回想一下,过去的日子,确实过得挺忙,过得挺累,经常感觉疲惫。
与伙计们聊起来,似乎没有理由不忙,不累。
需要干的事情,公事、私事,太多;需要想的事情,单位事,家庭事,老人事、孩子事,工作事、生活事,更多。
各种事,把每天的日子塞得很满,没法闲,只能忙,必须累。
累久了,人就慢慢疲惫,麻木了。对生活不再敏感,对工作不再敏锐。
挺可怕的一种状态。
有些事,必须干;有些事,不能不想。
但并不是所有事,都应该干,必须干,干得有意义、有价值;很多时候,我们没掌握好边界和尺度,干了一些我们不该干,价值和意义都不大的事。
有些事,注定无解,只能是徒劳无功,大可不必坚持和固执;有些事,无关大局,也没必要吹毛求疵,为小数点后好几位费心劳力。
很多事,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方式方法,大大提高效率和效能,节省出大块时间。
把日子梳理梳理,归置归置。做好能做好的,想些应该想的,给自己减负。
腾出点自由活动和思考的空间,让生活恢复弹性;做点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