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让语言练习成为一种习惯

原材料引用(Materials)

The researchers say any kind of CPR improved chances of the patient's survival. But, they said those people treated with only chest presses suffered less brain damage.

信息和事实(Facts)

ts/dz

舌尖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然后突然下降到抵住下齿龈,气流冲出口腔,形成先破后擦的声音。

ts是清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

dz是浊辅音,不送气,声带振动

ts类似汉语的“次”,但是发音有爆破的感觉,且发音没有元音音素在里面。

dz类似汉语的“子”,但是发音有爆破的感觉,且声带振动较强,发音没有元音音素在里面。

tr

舌身保持r音的部位。

舌尖贴在齿龈后部,堵住气流,气流冲出。

先发t的短促音后立即发r的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有人会把tr与tʃ这个音混淆,tr这个音嘴唇保持圆形,且舌头闭气部位比tʃ前。

dr

舌身保持r音的部位。

舌尖贴在齿龈后部,堵住气流,气流冲出。先发d的短促音后立即发r的音。

双唇突出略成圆形。

dr是浊辅音,不送气,声带振动。

这个音一定要后接元音,一般不在词尾。

有人会把这个音跟dʒ混淆,其实dr要卷舌,而dʒ则舌头平展。

有人容易念成“朱”,主要后面不要加元音u。

英语中发这个音的主要是字母组合dr。

感受与评价(Comments)

今天的练习似乎比较顺利。仿佛连续几天练习后,状态就会好一些。但是一旦一段时间没练习,又需要花一些时间拾起来。所以,应该让语言的练习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学会了就够了。

另外,今天的练习开始注意到了英语朗诵的升降调方面。因为昨天看到了一段资料:

 英语的节奏特点和汉语的很不相同。一般说法,是把英语归于“重音节奏”(stress-timed rhythm)类,而汉语则归“音节节奏”(syllable-timed rhythm)类。 前者(英语)的节奏特点,是同一段话语中,每个重音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不论重音之间音节多寡都一样,  所以效果可以是[O。。O。。。O。O](How could you concentrate on such a job?!)。 而汉语的, 却是每个音节的长度都差不多,所以效果可以是齐声诵读唐诗式的效果:[O-O-O-O-O,O-O-O-O-O](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尽管这里说的是重音,但是其实升降调,也是一段先升后降再一段先升后降这样的节奏的。所以,在朗诵的时候,会刻意的去找这个句子的重度以及升降调,读下来会更加顺畅一些。具体的升降规则,我打算再去研究一下,看看是否跟重音节奏的划分吻合。如果真的吻合,那么英语句子语音语调基本就可以遵循这个节奏划分来进行了。

统计累计的练习小时数(Hours)

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