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将心注入时,再小的事情也有机会涌现精彩

今日文章缘起于上午完成某个任务集留言时候的感受。


最初自己准备去留言时,脑海里想着是"这任务怎么更快完成",所以最开始是"图快",但是会发现自己内心其实有一种焦虑感,"这里得花时间,还得赶紧弄完还有接下来的任务"。


很明显的,我的心思不在这件事上,自然对这件事谈不上喜欢与投入了,不过做着做着发现很不对劲,因为写出来的留言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更何况强迫自己去写的时候发现竟然还不怎么写得出来。


于是缓了缓,重新开始逐字阅读,而后停下来用心感受,对方写下的这段文字给我什么感受,有哪些词语和句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想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当我不再视这个为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是允许在划定的时间段内用心去体验与书写时,发现我脑海里会有更多东西涌现,写下的文字我还会再去品味,觉得有可取之处,同时还激发自己有了新的思考。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原来这样一种状态下去看留言和写留言,居然可以成为一种体验别人生活片段与交流生命体验的机会,那种"任务指引的压迫感"瞬间没了,有的只是享受与乐在其中。


到这里,脑海里忽然涌现出2月年会时教授分享的话语,"不要有填坑心态"。


我发现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一种填坑心态,大家的内容我得去留言回复,这种心态之下是压迫与焦虑。


但是当转化心念,在对应时段内用心感知与回应对方的内容时,发现有的是一种轻松与享受。


事情还是那么个事情,但是体验与结果已经完全不同了。


忽然发现,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体验。


有许多事情,说不上多么高大上,所以大部分人习惯于"不走心",甚至略带抱怨去做,"人在此处,心在别处",最后事情往往做得马马虎虎,而自己也常常"义愤填膺",没有半点开心可言。


但是又能发现有些人可以做到哪怕再小的事情也可以从中获得乐趣。


脑海里有两个印象深刻的事情,一个是别人的,一个是自己的。


关于别人的,是武志红在一次课程中分享的,他大学时候抄写信封的事件。


抄写信封在大众眼里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得事情,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更何况是一群北大的学生来抄写,更有一种"奇观"的感觉。


但是就是这么一件简单到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武志红与他的同学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对如何抄写信封做了许多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十分投入,没有半点厌倦。


后来武志红提到,"如果连抄写信封这样简单得事情都可以做出如此多的优化,有这样的美好体验,我们手里的工作还能比这更简单无聊吗?"


关于自己的,是我16年7月时候参与的一次兼职。


这份兼职在大众眼里也是一个很没技术含量,甚至还颇为难搞的工作——发传单。


而我们那个还更特别,得让别人扫码加微信,才能开启增量收益。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家不甚喜欢的事情,我和我朋友在做的时候却是乐在其中,且最后学到了不少东西。


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XZgRo8y2B10OGE7Todbdvw


而这件事的启示在之后的许多年里还一直在起作用。


同样的,如果这样一件事都可以做得那么有趣、有收获,现在的工作,无论如何比发传单更有技术含量吧。


我们常常会觉得,眼前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过于简单,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但是经过这些事情的持续提示,慢慢会发现一种特别的状态,"无论当下的事情再小,当你将心注入的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多的物外之趣。"


而这,也是一直以来我所喜欢的一句话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信念——


"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到极致,下一步美好自然发生"。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9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61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10,248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174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