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对于大多数高校的年轻教师来说,可能是必然的、无奈的选择。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规定,没有博士学位不能评正高或副高职称。对于我们这些硕士毕业进入高校或者再早一些是本科毕业就进入高校的教师来说,这既是一种促进,也是一种压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是否有博士学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以后在高校里的发展路径。那就考吧!既然要考,就有个选择的问题,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选择什么样的导师,这都是事先要考虑的问题。
有人说,既然要读最高学位了,那一定要选择个好的来读啊!这个所谓的“好”包括好学校、好专业、好导师。这三者至少要选其一吧!但是中国称得上好学校的学校有限,好学校里的好专业又有限,好专业中的好导师更有限。所以,这三者中能满足其一就是不错的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我个人觉得,专业的选择上没必要选择有跨度的,现在上学就是为了上完学以后更好地在现有的岗位上工作,所以最简便的做法就是选择自己现在从事的专业。记得我考厦门大学的时候,导师曾经问我:“北方有那么多高校,而且你们山东大学就有博士点,你为什么要这么远来考我们厦大呢?”当时也没来的及想就随口说:“我向往这个地方,向往这个学校”,说到这儿灵机一动接着说:“更重要的是,我向往能成为黄老师的学生”。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黄老师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马上严肃地说:“这句话我是认真的,因为我想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国内有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有这个方向的不多,厦大是其中很好的一个。”这句话说完,黄老师表示了高度认可。可惜我跟这个黄老师无缘,也跟厦大无缘。我考过几个学校,但在专业方面都是选择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或世界经济这样的专业来考。至于学校,能考上名校当然更好,但中国的名校数量毕竟有限,即使这样,最起码不能选择比自己读硕士的学校还差的学校来考。记得当年连续两次被山大给“涮”了之后,曾经有人这样劝我:就是个学位,要不就考河北大学算了,起码容易考上,成本低。还说可以帮忙找个熟人联系。当时嘴上没说,但心里想,我还不至于落魄到博士也要返回河北大学读的地步(这里没有看不上河北大学的意思,但是我的本科、硕士都在这个学校混了,起码要找个有点儿新鲜感的地方吧!)。要是真想考,我的导师就是博导,哪还不容易?
在上述三个方面的选择当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择导师。因为这三类因素中,只有这个因素是人的因素,博士的学习中,导师是我们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要紧密接触的一个人,导师也是决定我们以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质量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个因素应该慎重考虑。现在想来,我们在报考之前都会联系导师,不管是邮件还是电话联系,其实从对方的态度上基本也可以判断这个导师对你是不是感兴趣,我们是在相互选择。大多数情况下,我是选择通过邮件联系,对于陌生人就冒然打电话,我觉得不是一种合适的方式。一来掌握不好时机,也许你打电话的时候对方正忙,二来大多数人对于陌生的电话号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可能不接。而邮件就可以免除这些麻烦。如果你发了邮件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复,基本没希望,他不回有可能是对你这个人不感兴趣,有可能是早有了选择意向,没必要再回复,或者是没找到合适的拒绝方式就干脆不回,让你自己判断。我好像也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就是报名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联系了一个导师,但邮件根本就不回,后来断然决定放弃。记得报考南大的时候,第一年就联系了*老师,把我以前发表过的一些文章随附件一起发送,他当时还在美国,但回复的很快,表示欢迎报考。但那年没准备好,后来就没去考。第二年再想考的时候,就实话实说,上一年由于准备不足没参加考试,今年准备再来一次。事情过了大约快一年了,他回复我说,我的情况他有印象,还是很欢迎我考。当时他还在美国,邮件中说好像9月份还是10月份就会回国。再后来邮件联系的时候,我似乎还说了“等您回来,方便的时候去拜访您”之类的话。但实际上,我俩正式见面是考完了复试的时候。我从来不觉得考前去找某个导师一趟就会有助于自己考上。记得复试的时候,那年共有四个人来考*老师的,大家在门口等着的时候他正好出来打水,大家跟他打招呼,他就顺便把我们挨个儿都问了一遍,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对某些人是有印象的,对某些人似乎没啥印象。正式复试的时候,大家似乎都没带啥材料来,我把以前发表的文章复印件都带了,把推荐信交给答辩秘书后,他示意我这些复印件可以交给自己报考的导师。在别的导师问我问题的过程中,他就在翻那些文章。其实硕士阶段跟导师一起发表的几篇文章还是不错的,即使用现在的标准看,也有四篇c刊啊,只不过导师是第一作者罢了,可那些东西都是我写的,这个大家应该是有共识的。等到*老师面试我的时候,他先是提了个专业方面的问题让我简要回答,这个我觉得不重要,后面重要的是他问我假如我能考上,时间怎么安排。虽然他一再说是“假如”,但我觉得这是个重要的信号,如果一个导师根本就不打算招这个人,也就用不着给你“假如”。对于考南大,我当时基本上心里有谱,后来确实也考了这四个人中的第一名。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既考了好学校,也考了好专业,更选择了好导师。从*老师决定录取我的时候,我就判定他是个好导师,特别严谨认真,也很有诚信。当时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也不好意思给他打电话询问,其实我的同事帮忙了解过了,是第一,应该没问题。但我还是给老师发了邮件,说了自己的忐忑。他回复我的时候并没有说的那么直接,只是说考的很好,希望很大。其实现在反过来看,因为他说希望很大,后面没有“但是……”,其实就是肯定的答复。他当时邮件中也说了希望了解我考上后的时间安排。我没太在意,也没着急给他回复。过了一段时间又给他发邮件,他再回复我的时候再次提到这个问题。这下我就认真了,把学校的规定以及我自己的想法都详细跟他说了,特别提到,虽然学校原则上只允许脱产一年,但我会争取一年半,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协调。估计他也是看了这个之后才比较放心。又过了一段时间就主动给我来邮件说,他已经把我作为拟录取人员报研究生院了,应该不会有问题。其实要是别的人,估计这段时间就跑南京去找他了,但我觉得没用,而且似乎冥冥中就觉得这次能成,用不着费这事儿。录取之后的联系就畅通了,他提前把手上的课题跟我说了,希望我可以着手看一些资料,我也每看一些东西就发邮件沟通一下,这基本上为我后来三年多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选择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每个人心中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考,为什么选择这个导师而没选择别的导师,这个问题要想清楚。我特别反对急功近利地选择哪儿好考考哪儿,哪怕是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先考上再说。这样的话,可能考的时候是容易,可是读上就痛苦了。多考几次没关系,都是积累,都是学习,不白考。有的人可能多考了几次,但读的时候会比较顺利,基本会按时毕业;有的人可能考的时候很容易,但读个七、八年还不好毕业,可能后者的痛苦程度要大于前者。我主张水到渠成,重要的是享受过程。我常常说:人生在于过程,不管顺利与否,都要享受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财富。虽然在考博这条路上,我走的时间长了一些,但到现在我也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又是一年考博季,奋斗在路上的亲们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