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底布鞋 ~jeff
连几日,低温已在零度左右徘徊。坐在家里也能感受寒气袭人,手也冰凉脚也冰凉。手冷的时候还可以互相搓一搓,摩擦生热,或者抱个热水袋捂着。但脚冷有时候还真不是靠保暖鞋和跺跺脚能解决得了,最好的办法还是烤火。
以前冬天烤火,我们多用火钵来装经烧柴禾得到的碳灰火,放到围桶里烤。现在冬天温度普遍比过去提高,电加热方式卫生,方便又安全,坐围桶就没那么必要了,只是作为一种传承和备选方案。而我们的烤火设备用的是铜炉,民间一种常见的烤火工具。
可是,当我把脚架在铜炉盖子上,鞋底马上被烤得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塑料味,我不得不立即将脚从铜炉上移开。一炉好火却难以享用,简直是在浪费,感觉有点可惜了。现在穿塑料底的鞋子不经烤,稍微有点热度就产生焦味,严重点甚至变形损坏。以前我们穿棉底布鞋可是爱怎么烤就怎么烤,很是任性。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踩到火灰上防止意外发生。
棉布鞋其实是国粹之一,它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之久,可以说是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它同时又兼具文化与实用的特性,与人们朝夕相处,密不可分。虽然说现在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偶尔在一些大商场或服装批发市场会有“北京老布鞋”专柜。北京老布鞋还不是那种原汁原味的棉布鞋,它们仍然掺杂了诸多现代元素,譬如它们基本还是大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制作,鞋底全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底而非传统的手工“千层底”,还有它们的外包装更体现市场需求而非个性化设计等。所以,市面上出售的“老布鞋”几乎都只是借用了概念,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无非是冲着那些有怀旧情节的消费群体,能多赚点银子罢了。
老人们说穿棉布鞋能养脚可能有一定根据。棉布鞋都一律平底,没有高跟,它不会使足弓变形。制作棉布鞋所有的材料几乎都是纯天然的,不掺杂化学成分在里面。而现在的鞋要么就是塑料,要么就是橡胶,要么就是皮革。面料也是各种我们无从知晓的化工材料制成,我们的脚简直就是放在化工桶里。而且材料的透气性,吸水性也比不上棉布。特别是各种皮鞋,皮质都需要经过化学处理,还需要涂上很多化工粘结剂,一穿上就容易脚臭,患上香港脚之类脚疾。也难怪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洗脚店”,生意也都非常火,常常是顾客爆满。
我们都是穿棉布鞋长大的,对棉布鞋有很深的感情和特殊的情怀。
那些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兴起不久,整个市场还处于商品极度短缺的状况。服装鞋帽不仅花色品种少,颜色单调千篇一律,款式设计也陈旧老套。当然,那时候就算店里有出售,我们也买不起,不像现在年轻人那么任性,想买就卖,不喜欢就扔掉。
所以,那些年头做棉鞋穿是每家每户的日常工作之一。做鞋也是年轻女人(包括大姑娘)必杀技之一,就像现在到了年龄就要去学校上学一样稀松平常,见之不怪。也不管你是有钱人家的还是贫苦人家的,都一样穿棉布鞋。其实,那时候大家条件都差不多,都一样的穷,一样的光荣,一样的满怀革命理想与劳动的激情。
一到下半年农闲时节,女人除了打毛衣,就是打鞋底,用麻丝搓成细线一针一线地密密缝制。吃饭,睡觉以外,她们手里几乎永远都会拿着鞋底,有空就打几针。时间久了,有的人甚至练到不用看仅凭手感就能缝制得平整又细密,与机器加工无有二致。她们熟练到说话聊天一点也不影响手里的工作,串门也毫无例外地带个正在缝制中的鞋底,如同现在人带手机一样须臾不离身边。这似乎成了其时女人良好品德的表现形式。而不会做鞋是会被笑话的,就像现在的人不会上网不会玩微信那样后果很严重。
制作棉布鞋相当费功夫,主要时间花费在鞋底上。布鞋底又叫“千层底”,千层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很形象,至少有十来层吧。十来层的布叠加在一起,需要用麻线来来回回地缝制,一双鞋底算起来可能要缝上几千针,可见劳动量有多大!好在那年月劳动不值钱,若按照现在的计价方式,把做工折算在里面,一双鞋的劳动力成本恐怕就要上千块,市场价卖个一两千也不足为奇,这赶得上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高档鞋了。
白天给生产队做了一天的工,晚饭之后,女人们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边打毛衣或者做鞋(她们手里有永远做不完的鞋),一边陪着小孩聊天或讲故事,算是家庭教育。孩子们在聊天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或感染,潜移默化成各种品格,或人才或歪才或废才。
鞋底打好后,还要装鞋面。鞋面要从鞋样开始,一般要用两三层布用米糊粘贴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然后根据鞋样量体裁衣,再用白布包好边,就可以用棉线装到鞋底上。装好后,还要用楦头定一下形,一双棉布鞋就算大功告成。
这里说的比较简单,只是抓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还有大量的配套工作和细节被一笔带过,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说清楚。可见,一双成品棉布鞋倾注了制作者的心血与情感,不是单纯用多少钱能衡量。战争年代,地方百姓给前线战士的一双棉鞋,胜过千言万语,能激励我们的战士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后来有段时间,泡沫底非常流行。泡沫底主要是能节省大量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又轻便,防水,容易装上且价格便宜而广受欢迎。但泡沫底有个致命的缺点,容易磨平,磨平后容易打滑,也不耐用,用的人就慢慢少了。
近年来,机器制鞋不仅美观,花色繁多,质量也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价格也趋向平民化。当然还有人们的口袋越来越充实,所以大家都情愿买商品鞋穿。而手工棉鞋已经越来越稀罕了,这种依靠言传身教的非物质文化的制作工艺看来要慢慢地被消灭掉。作为传统工艺及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失传了,未免有些可惜。但在机器大生产无可比拟的优势面前,许多手工制作被淘汰而退出历史舞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保护传统文化与促进发展难免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矛盾。文化也需要,商品经济更能适应现代社会,满足人们对审美对商品多样化个性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商品社会里,手工棉布鞋的确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形式和社会需求,它被尘封进历史也属必然。然而,作为伴随了人们几千年的生活必需品,夜深人静的时候,睹物思情我们偶尔对它缅怀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棉布鞋的历史也就是我们人的历史,那是我们过去生活的缩影,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回想起来,心有感慨。
有一首歌唱道:“最爱穿的鞋,是妈妈衲的千层底……”妈妈老了,很久没有做过鞋了,她的手也没有原来那么灵巧了,也许她也已经忘记怎么去做一双完整的鞋。然而,棉布鞋那样平平稳稳踏踏实实的作风伴随了她一生,这是大多数我们上一辈中国妇女所具有的,也是我们以及很多后辈子孙们所欠缺的。耳畔传来欢快的歌声,细细聆听,让人思绪万千,泪眼朦胧。
~12.1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