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线上活动,如约而至,我们要做一个有计划,且按照计划执行的人。
计划里是张硕给我们研讨一个话题,一个什么话题呢?因为张硕是樊登读书会的会员,每天早晨都利用时间利用手机听书,所以,就请她为我们说说读书的事情。这里我想先说说我和手机的故事。哪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和手机的“不解之缘”
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和手机有了“不解之缘”,虽然从来不用手机玩游戏,打开手机:
腾讯新闻有的标题很引人,不由自主去浏览一下;跳出来的视频很好笑,咧着嘴傻笑一番。
自己的微信、QQ有了动态,要看一下谁来访了,谁留言了,要去回应一下;关注的公众号有了新文章,要去浏览一下。
自己要写一篇简书,高质量低质量没关系,要写一篇,凑合日更,表明自己坚持不懈的决心,关注一下简书谁来浏览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也去回访一下。
要去看看自己关注的作者有无更新,写了什么,要不要点个赞。
平台推荐的文章又说了一个怎样奇葩爱情故事?抱怨了什么?和婆婆又爆发了怎样的战争?
不知不觉,打开手机,时间就在我有计划无计划的浏览中消逝。幸好,我还没有用手机去观抖音,打游戏,这两样更浪费时间,抖音有毒,游戏惑人,我可是自律的人!
可是自诩自律的我和手机的不解之缘又得到了什么了呢?不过是换种方法浪费时间罢了!
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做什么?我们每天的活动真的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吗?围绕这几个问题去组织安排自己的活动吗?
记得特级教师王传扬曾说过他的工作状态,他每天早上都要很早到办公室去,趁着没有人的时候,看看专业书,写写文字。所以他能在百忙之中新作迭出。我们的领头人刘元立每天都要完成书稿,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我呢?
张硕和手机的不解之缘
张硕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来自河北,为了爱情,远嫁安徽,在我们颍上安家落户,去年绿色通道来到颍上五中。她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人坦诚热情,做事认真,整日以校为家,从来不企图回报,这是一个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女孩。她也整天不离手机。但是,她的使用手机就比我高出一筹。
每天早上,她一边洗脸刷牙吃饭,一边收听樊登读书会。樊登引领她了解心理学,调节焦虑心态,学会正面沟通:促进和家人有效沟通,家庭和睦,孩子幸福;和学生交流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不再有被居高临下的指责的怨懑,体会到被理解的快乐。
樊登告诉她如何提升自己眼界,如何树立切实的目标,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在纷繁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地调整自己,完成计划。她讲述了自己在准备艺术节节目的时候,一方面学生的朗读不尽如人意,临近演出还不知道如何上场退场,如何站台,一方面学校期中测试,要阅卷;孩子呢,吵着要她的陪伴、讲故事。她忙得不可开交,心情烦躁起来。是樊登读书会里的书籍告诉她,遇到事情要一条一条解决,烦躁无济于事,只会添乱。于是她心情平静下来,一件一件见缝插针,一一解决,终于孩子得到了满足甜蜜入睡,学生的朗读好评如潮,学生的成绩稳稳上升。
她不仅自己听书,还带领孩子们听书。世界名著的讲解,情节的梳理,细节的品味,让学生每天听一本书,课下有兴趣了,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开阔视野,解决孩子们读书时不知道“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要了解什么内容”的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他们专注的听“别人讲话”,增长自己的见识。
我们线上交流的不解之缘
我们的线上交流是在五月二十三晚上八点准时开播,张老师构思了三天,理思路、做课件,写稿子,忙得不亦乐乎。听她悦耳纯正的介绍自己的收获,引发了我们的大讨论,触动了我们小心思。语文老师就应该扩展自己的阅读量,开卷有益,没有时间看书,统筹利用时间听书,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除了听书,我们必须要阅读专业理论书籍,来丰富我们的教学理念,提升我们教学理论,让我们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教,如何新颖别致地教,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慎城镇第二小学祝宝玉老师是作协会员,他发现我们群里不少老师说起话来,写起文章来不乏文采,希望能携手提升写作水平,也是不错的建议。张硕提出每周我们可以定个时间,交流书籍,逼迫自己读书,写出读书笔记。这种方法倒真的逼我们不得不读。
今生我们有缘,都成为一名教师,都愿意让自己变得优秀,都有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让我们必须学习,读书也好,听书也罢,殊途要同归。让我们一路同行,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