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这样一句段子:永远不要相信自己晚上十点后对生活的感觉和态度。
某个周日的晚上,由于下午喝了一大杯乌龙茶导致精神亢奋无法入眠,一到这种时候,就开始回想我这辈子的那些事了,这次的主题是我的父亲。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如果爷爷奶奶没有早逝的话,或许他儿时应该会过得更好。
听大人们说,奶奶是带着两个孩子嫁给爷爷的,随后又给爷爷生了五个孩子,三个姑姑,一个父亲,很不幸生最后一个孩子的时候奶奶难产去世了,之后在我父亲7岁那年爷爷也去世了,失去父母双亲以后,父亲就一直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生活。
也不知是过了多少苦日子终究是长成了大人,哥哥姐姐们也陆续成家,日子渐渐地也能过得去,于是他们也开始托人给这个家里最小的弟弟找个媳妇,但是由于家里没有父母,在那个年代家中无上人是会被挑剔的,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老人帮着带孩子就意味着本来一个人干都艰难的事情现在却要拖着孩子干,个中滋味,怕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那个流行早婚早育的年代父亲却拖到24岁才结婚。
之前说到哥哥姐姐们要给弟弟娶媳妇,开始到处托人打听,那个年代需要介绍人带着女方来家里看看条件,往往就是人家一来看到家徒四壁就望而却步了,一直在24岁那年,父亲的表嫂给父亲介绍了一个姑娘。
这个姑娘和父亲同龄,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姑娘的父亲是个杀猪匠,算是个正经的手艺,因此家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因为两个弟弟一直没娶媳妇,家里人就想多赚点彩礼钱,姑娘身体结实,是十里八村难得的劳动力,家里人就想多留几年,结果一来二去的就给耽误了。说来也巧,那姑娘的舅妈和父亲的表嫂是一个村的,就把相亲的事和姑娘家一说,家里人一想,确实也不能在耽误了,就去看看吧。
两边约了个日子,表嫂就把姑娘带到父亲家了。
父亲那天不知道从哪弄来一件白衬衫,加上他本来皮肤就白净,如果忽略贫穷,还真有点青年俊秀的意思。再说这位姑娘,虽然不算是娇生惯养出来的,但是精气神却十足,往那一站就让人不可忽视。
第一次见面,父亲给姑娘煮了一碗面,一碗只加盐的面。
不久以后,他们就结婚了。
那位姑娘就是我的母亲,长大以后听母亲说这段往事的时候我好奇的问,老爸那时候那么穷,你怎么还会嫁给她?要知道,杀猪匠的女儿什么好吃的没吃过,怎么会因为一碗只有盐的面就决定了自己的下半辈子呢。母亲笑笑说:“我就是觉得你爸太可怜了”。
或许是这样子的吧,双亲亡故后,哥哥姐姐们陆续成家,他们有了各自的家庭后,父亲便开始独自生活,在两间茅屋里一个人度过每个轮回的春夏秋冬,就这样一个人,盼着早点长大。幸运的是,在后来的某个平凡的日子里,有个姑娘告诉他:我愿意和你一起有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