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给予”这两字时,感觉自己内在多少会有些歉疚和压力,因为发现自己有个信念:觉得自己是个只会索取而不愿给予的人,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
不过刚进入亲密关系时对自己这样的心理或信念是很心安理得,并觉得理所当然。心想我嫁人不就是希望我的需要你可以无条件来满足我吗,典型的一种无意识巨婴心理,把对方当成了自己再生父母。后来事实证明这种心理只是一种幻觉,对关系一点好处也没有,再后来通过学习一些什么成长课程后,又以自己内在匮乏为藉口让自己觉得心安,觉得自己给不出,没办法,其实只是人的好逸恶劳本性在作祟罢了。近几年有机缘开始接触我们传统文化后,让我知道人活着是需要有所承担的,需要既为自己负责,也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吧。
由自己看到给予两字引发的感受,写了些题外话,不过让自己清晰了很多,希望余生自己能有更多的意愿,能有更多的礼物可以给出去。虽然自己一直很少给予,但细细盘点,近期还是有在努力的,虽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很可贵和不容易,借此简单书写下来。
很感恩寒假的时候的,阮胤华老师奉献自己的宝贵时间,给我们讲解《弟子规》,讲解期间,引经据典,信手掂来,整个听得过程中感觉轻松,亲切,透亮,充满感恩,很是喜欢,对我来说真是醍醐灌顶,后来又反复把他的音频听了二遍,边听边认真做笔记,写反馈,并把笔记和体会整理成文档发给阮老师,希望能给予他正在写的书有一些支持和启发。
在疫情前期,主动微信语音联系问候春节期间一些未能见到的亲人,朋友、同学,送去自己的祝福,以继续加深彼此间的连接。
疫情期间,每天坚持运动和静心冥想,照顾好和安放好自己的身心,并能从众多纷杂的信息中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当家人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疫情,安抚稳定情绪,既不恐慌又能心存敬畏,一起配合国家的防疫工作。
还有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和鲜花,希望那些看到我的信息和美图的朋友们也能跟我一样有一份愉悦的心情。清洁整理房间,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温馨的家。
利用宅家空余时间,思考设计线上和线下公益读书会的主题和课程内容,希望读书会能更贴近大家的需要,对伙伴们有更切实的帮助,并从中有所收获和成长,不辜负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在朋友有需要我倾听的时候,我尽可能做到足够诚实,既对自己诚实也对朋友诚实,当自己状态不好时就真诚表达,不勉强自己。在有状态倾听的时候, 也不拘泥于一定的什么方式方法,或者帮助解决对方什么问题,只希望此时此刻的陪伴能支持到她,给予她一点点的力量可以继续前行。
给予的路还很漫长,给予的前提是自我成长,且行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