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大三的时候交了一名女朋友。不像现在男女交往比较开放,那时我们最多是拉拉手。
女朋友大约一米六三的样子,身材修长,瓜子脸,高耸的鼻梁,细长的手臂,纤细的手指。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我是个普通人,又不善于言词。大三是个充满幻想的年纪。班级里好多同学都找到了女朋友。
直到有一天,或许是爱神丘比特的剑突然射向了我们。
其实,在读书时我的成绩并不突出,只是比较喜欢美术。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画连环画。模仿《三国演义》或《隋唐演义》,人物画的还有模有样,被同学们传递。
当时报考美院,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靠全国十大美院就必须有扎实的文化课,要有分数线,让后通过率就很高。
也有自主招生的美院,有自己的标准,能达标就能入学。这对于文化课欠缺的我开了方便大门。
画画要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分析力,忍耐力,专注力,…或许应了那句话,“兴趣才是最后的老师”。美术生大多都有一点浪漫主义情节。
美院的生活轻松而惬意。学院位于一个大城市的边缘山区,很难想象在城市的大山中还有这么一所院校。
学校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初到这里,有同学说:“我们是否被人贩子贩卖”,有同学笑到:“只收女生”…
学校的旁边是国家森林公园,离市区还有一百多里路程。这里可以看到大雪山,又能看到春日里映红半边山的映山红。还有四季如春的气候。无边的森林峡谷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课余时间,就组织同学们到大山里去写生,然而也只是离学校很近的几处,深入森林很容易迷路,怕出事故。森林里虽然没有老虎,但狼,豹子和野猪却有出没。
画画需要有三维立体图案,所谓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心中有画,才能成竹在胸。就像写字的构架。学校也组织人体素描,但山区的山民大多保守,很少有人愿意成为素材。
就以自愿为原则,让同学穿上素服,并给予一定的费用,已做素材。
老师们经常有奇谈怪论,或讲一些惊悚灵异故事。学生们也并非白白净净,像乞丐,像矿工,可谓为艺术而献身。
因为,他们为画画买笔买颜料花光钱。身上难免沾上各种颜料,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他们都是现实社会的理想主义者。
美院是各大院校最安静的学校,其中原因大家应该不言自明。
在一次写生过程中,我和她彼此相识。并就素描进行了共同的探讨。不善言辞我竟然侃侃而谈,从郑板桥到神秘的微笑。唯独没有爱情。
都说青春的果子是青涩的,这注定不能结果。可青春又是美好的,令人无限回味。有些事或许随着时光的流长而淡忘,有些事,或许却能让人久久而不能忘怀(自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