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会时也开脑洞 | 〇贰肆

这学期的教研活动又开始了。按照以往的习惯,其实是并不会参加的。虽然知道这很重要,但前提是,这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才行,对吧?做个样子,走个过场之类的,还是算了,浪费时间。

今天是学期的第一轮大教研——也就是整个学科的——所以虽然头昏脑胀,还是去参加了。果然没让我失望,说了一堆没意义的话后散会了。啊,早知道还不如在家养病了。

不过之后我们年级又迅速进行了个小会议,终于讨论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因为又换了新教材,变动也比较大,所以老师们都还在适应磨合中。组长就专门跟我们说明了一下教材里的一些特殊设置,都是平时上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还明确了教学时间安排,什么时候需要完成多少,都有进度要求。以及讨论月考的时间和内容。而且还准备好了一套基础测试题,让我们好好利用起来。

看上去一大堆内容,其实十分钟就搞定了。这才像是个“教研会”啊。

不过今天最想说的不是教研的内容,而是一些触动。

这学期年级组长换人了,是一位做事情蛮认真的老师,就称呼他L老师吧。L老师也是我初到这学校的指导老师。当时的自己对教书这事基本上一脑袋浆糊,过了一段时间适应了课堂节奏后,自以为终于了解了一些。但每次一跟L老师交流就会发现,自己还是太嫩。原来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注意那么多地方,原来要教好学生还需要这样那样。这是当时心里经常发出的感慨。

之后几年,L老师去了其他年级,今年回来,继续担任年级组长。本以为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自己已算很“上道”了,没曾想,之前的那种满心慨叹的感觉又出现了。唉,所以自己这几年在学校都是白过了么。

为什么会有差距?想想,有经验的原因,也有花费心力的不同。听L老师的分析就能发现,他在语文教学上的思考深度比自己是深入很多的,所以考虑问题时会更细致。所以我的感叹其实也是合理,因为至少短期内我还无法达到他那样的程度,只有望洋兴叹下了。

然后,要想达到深入思考,平时当然就得花时间和精力保持反思的习惯。事情做完再回过头来捋一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这也是决定在这里保持反思连更的原因之一。每天选取工作中觉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写一写,尽量透过表象看看问题实质何在。虽然这些内容现在看上去更像流水账,但我相信,随着积累的量的增加,我会从这些“流水”中打捞出宝藏。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在一个环境待太久,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特别是中学教师这种职业,三年复三年,至少在外人看来,好像每一轮做的事情都一样。但其实并不一样,至少在老师自己而言,不应该把这当成是一样的。每一轮的学生都有他们的特殊情况,需要你用一种崭新的心态去看待;每一轮的教材会有新的变动,需要重新研究,或者哪怕是同样的内容,每一次研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不同的讲法。那种一本教案用一辈子的观点,早已过时。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误解,甚至也是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误解。

这也算是我想好好记录工作事项的第二个原因吧。不仅要写,每过一段时间还得统一回顾。换了时间换了境况后,再看同样的问题,或许能看得更清楚。这也能帮助自己保持动态的思考方式,不会老是把思路停留在一个地方。



壹柒〇玖贰〇  篇〇贰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从来不懂什么是理想主义者 也不懂这个主义、那个主义 我只知道罗永浩说他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 于是,我开始明白了什么...
    苏江同学阅读 377评论 0 2
  • 我颤抖,走入 白玉兰的黄昏 清水中模糊的明星 浅白色眼球 融没暖沙中 破碎的光点 你知道,我还在偷视黑暗 我不知道...
    逐浪程骁骑阅读 291评论 0 0
  • 最近很少逛朋友圈了,感觉里面能够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很少了,一个又一个的垃圾新闻,垃圾广告,垃圾分享!精华部分也瞬间被...
    OO碰到OO阅读 235评论 0 0
  • 这是三个家庭的第一次聚会,虽然三位妈妈是闺蜜,但是爸爸和孩子们互相不认识,所以策划了这次的泡温泉之旅。 通过旅行清...
    田园蔬菜_e4ae阅读 247评论 0 0
  • 昨天晚上23:59,正准备睡觉,看一眼手机 好友发来信息,想想我们算不上朋友,因为从来没见过面,只是在网上聊了一年...
    小天angle阅读 913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