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学习五天了,今天有点想家,所以早早醒来,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人生规划。
疫情加双减,公司业务改革,自己负责的项目也要调整做其他,做了十几年的家庭教育,说实话心里好不舍得。
人大概坚持一件事情久了之后,都有情结了吧。回忆这十多年自己的成长,从刚毕业的青涩,到成了两个孩子的妈,虽然大学时读的就是心理学,但是人生经历才是最好的实践,因为角色的转变,自己也经历了和很多女人一样的痛苦与挣扎,为了孩子,做的很多选择都不是从真实自我出发;为了家庭,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贡献。
细数这么多年的成长,最大的收货就是走在讲师成长的路上,就像这次学习虽然是教我们如何去提高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所教即所是,哪一个不是让我们成人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我对自己足够了解吗?我对自己的情绪、爱好、优劣、价值观、人生观、人际互动等足够清楚吗,通过对此大家的分享和观察,我发现,其实好多人一辈子都是糊里糊涂的过日子,我们常说人不会在同一条船上翻倒两次,但是事实上我们因为过去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同一条船上翻倒无数次。
我想有一个学习场让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想来想起觉得还是先从自己的实践开始,虽然不想在单位陷入人际的纠葛,但是自己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做些努力,开公益课堂,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价值。
我觉察到自己,在很多时候做决策时都会很纠结,所以行动上很拖延。其实只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就好。
所以,我不断问自己想要什么?其实,自己就想通过公益帮助别人同时成长自己,让自己永远在这个学习场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价值。单位里发挥不了,我就想自己创造些条件去发挥。
当明确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开始规划接下来的行动:
1-找到一个人群密集离家近的社区,可以开家长课堂的场地,最好是不收费;
2-设计好课程的主题和宣传资料;
3-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进行宣传,坚持每周一堂公益课。
接下来就是去实践和坚持了。
想很重要,做更重要,想清楚了就去行动,先定个可实现的小目标,然后拼尽全力完成,体验小成功的体验,找到价值和成就感,这样自己就不会陷入到长久的做不到的焦虑中,接下来就看你的啦,加油哆啦A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