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片加载以及加载体验的一些想法

在项目中,有存在大量图片列表展示的场景的。而浏览器的并发请求都是有限制的。

  • 加载体验
    正常加载的流程
    1.从后端得到 url
    2.将压缩图 url 填入图列表中, 原图的 url 填入预览大图的list中
    优化后的流程
    1.渲染一个容器,保持与原图的比例和尺寸相同,填充一个较浅的背景色;
    2.先加载小图(通常都是压缩到尺寸很小的,例如一个正方形的图片 20 X 20 ,画质有多渣就多渣,有多模糊就多模糊),同时使用模糊(或者CSS3 的高斯)效果;
    3.监听小图的load事件,等待小图加载完成,在load事件执行时,new image 对象,监听new 出来的 image对象 的load 事件;
    4.内存中的 load 事件执行的时候, 将小图的url 替换成 大图的url;
  • 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是在浏览器中,已经加载过的图片url,不会重复加载,在内存中加载了一次,再替换到页面中,结合模糊的效果,可以给用户一个比较直观的加载过程。

预加载:
优点:在某些可预测的用户行为中使用,可以做到图片秒出的效果,几乎不用等待
缺点:在内存中预加载,资源占用多,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的概念。

//例子
  'use strict';
(() => {
  // 页面加载,收集需要加载的图片的元素
  const objec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asyncImage');
  Array.from(objects).forEach((item) => {
    // 遍历元素,new image对象,内存中赋值大图的src,监听大图的load事件
    const img = new Image();
    img.src = item.dataset.src;
    // 加载图像后,替换HTML元素的src
    img.onload = () => {
      item.classList.remove('asyncImage');
      return item.nodeName === 'IMG' ? 
        item.src = item.dataset.src :        
        item.style.backgroundImage = `url(${item.dataset.src})`;
    };
  });
})();

懒加载:
概念是:用牺牲加载的完整度来提升页面呈现的速度;

监听容器的滚动事件,滚动到设置好的位置或者阀值即加载图片元素;

 <img  class="asyncImage" data-src="xxx.png" alt="logo"/>

首次加载的时候,把图片链接存放在自定义属性中(data)data-src 的value中,等到滚动到指定数值时,从data-src提取出来,赋值在src 上;

 'use strict';
 const lazyLoad = (className) => {
  const objec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className);
  Array.from(objects).forEach((item) => {
    // 遍历元素,赋值
    item.nodeName === 'IMG' ? 
        item.src = item.dataset.src :        
        item.style.backgroundImage = `url(${item.dataset.src})`;
}
lazyLoad('asyncImage');

另外更多有关于加载参考相关文章:
https://aotu.io/notes/2016/03/04/can-we-use-base64-in-h5-webapps/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3072566
https://medium.com/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