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不是一个美食之都,青岛没什么美食文化。青岛以海鲜闻名,但烹饪方式单调,多清蒸水煮,缺少话题性。
能给青岛打上标签的除了海鲜,还有一种南方流行的食物-馄饨,在青岛加一个“野”字,叫野馄饨。青岛的馄饨主要在路边摊吃,所以叫野馄饨。
入夜后,各个路口的野馄饨开始出摊,摊位多没有名字,通常以某某路的某地标来称呼,比如宁夏路大润发对面、山东路家乐福对面等等。口碑好的摊位在大众点评是查不到的,它们在朋友的口中的流传。
有开跑车去吃,有骑电动车去吃,有谈完生意的老板,有加班很晚的打工仔,在馄饨摊主面前都一样,他们坐在流动方桌的马扎上便有了统一的身份-食客。
近几年,青岛搞创城,取缔路边摊,野馄饨都登堂入室,进入商铺网店门头房,野馄饨的“野”拿掉后,馄饨的魂仿佛也随之而去,滋味大不如从前。
馄饨是一种很有烟火气的食物,适合在路边吃,在城市里很多孤独的人,坐下来点一碗馄饨,热腾腾的,熨贴肚肠,温暖心房。
现在饭店多不开门,只能点外卖。但个人认为馄饨不适合外卖,好吃的馄饨一定要热气腾腾,汤底要刚出锅的才好。从饭店送到家,汤基本都凉半截,而且馄饨也容易坨。
想吃馄饨,自己动手来包。
这个时节的馄饨馅最好当是荠菜肉,俗语说
三月三,荠菜赛金丹。
新鲜的荠菜先水洗再摘掉枯叶,然后烧开水,倒入两滴油,放入荠菜,那颜色翠绿翠绿的,让人愉悦。
肉切块,葱切段,姜切片,一起放入料理机中,按下开始键,几秒钟就能打成肉泥,多快好省。
荠菜焯水切碎,放入肉泥中,加入盐、生抽、蚝油、花椒粉等佐料,搅拌均匀即可成馅。
包馄饨有很多种包法,形状各异,自己吃大可不必复杂,馅入皮中,卷两下,手指蘸水擦皮两边,反转过来将擦水的部门粘在一起即可。
曾看到一个馄饨摊的摊主包馄饨,一手执皮,另一只手拿一根筷子,将馅置于皮中,用单手快速捏出一只馄饨,像变戏法一样。
馄饨好吃汤很重要,碗中要加入虾皮、紫菜、蛋丝,谓之三鲜,虾皮、紫菜都是成品,蛋丝要现做。
蛋液入锅要控制火候,火候大则入锅即老,要用小火慢慢热锅,蛋液要摊的很薄,出锅后折叠切丝。
汤最好用猪骨熬的高汤,浓郁顺滑。
家中没有猪骨,前两天做鸡肉饭剔下来的鸡骨存于冰箱,用鸡骨替代,加入菌菇提鲜。
馄饨下沸水炖煮,三上三下后可出锅,入碗后舀两勺鸡骨菌菇汤,将三鲜从碗底翻出,适量加入盐、鸡精、辣椒油、陈醋等佐料,上桌后吃的山响。
疫情当下,常感到焦虑和无力,吃一碗馄饨,顿感二脉贯通,心情舒畅。借《同治都门纪略》咏馄饨之词曰:
“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物休嫌淡,咽来方知滋味长。”
美食真的能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