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大堆抱着孩子吐槽婆婆的年轻妈妈当中,小凤显得很是与众不同。她从不吐槽婆婆,她吐槽妈妈,她的亲妈。
小凤兄妹二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那些年,家里一穷二白,临开学前,父亲借遍全村,将仅有的几十块钱分给她和哥哥,剩下的学费,在一学期里分批付清。大学,也是靠着助学贷款读完的。艰苦的环境下,她和哥哥都练就了坚毅乐观的性格,成绩总是优异。毕业后,哥哥创业,她的工作也让人艳羡,俩人又靠自己贷款买房子,买车子,成家生孩子,生活越来越红火。可是,小凤和哥哥,都对回老家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
是老家太远吗?不,老家就在距离城市不远的郊区,驱车30分钟时间。是家里太穷吗?也不是,小凤和哥哥工作后的这些年,在经济上倾力给予,帮家里翻盖房子,装修,置办全套家具电器,每月给父母钱,再加上父亲做零工每月几千元的收入,政府每年给农民的各种补贴,家里早就脱了贫。那为什么不愿回家呢?
家里缺少温度!
小凤和哥哥上初中时,生活艰苦,走读的兄妹俩,冬天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自己在唯一的小蜂窝煤炉子里搞点炒饼,面条之类的热乎东西吃,暖暖身体,再骑车半小时赶往十几里地外的乡村中学。他们的母亲,从来不管这些事。做了一辈子家庭妇女的母亲,粗粝,自私,只知道自己舒服就好。
有一次,哥哥不慎把饼炒糊了,烟熏味儿熏到了呼呼大睡的母亲,母亲叫着骂着起床,气愤地把哥哥的炒饼倒到猪窝里。那个寒冬的早晨,兄妹俩连一口食物都没吃,空着肚子,迎着寒风赶往学校,挨过早自习,再挨过一上午强度极大的四节主课的学习,迎着呼呼的北风骑单车十几里,赶回家吃上一口饭。
她和哥哥,早早就体会到,生活,只能靠自己。俩人都发奋学习,终于如愿以偿纷纷跳出了龙门。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和哥哥依旧住在家里,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对自己的外在形象很在乎。可是,每次,她的母亲帮她和哥哥收衣服时,总是团成一团,塞进各自的衣橱。待衣服拿出来穿时,满是褶皱,小凤和哥哥为此跟母亲讲过很多次,希望母亲能帮忙叠整齐再放进衣橱。可是,母亲撇撇嘴说:“帮你们洗了(洗衣机),还要帮你们叠起来?!”
母亲很忙吗?是的,母亲很忙,每天忙着跟村里的姑婆打纸牌晒太阳侃大山,打完纸牌,回家看电视。生活不用操心了,儿女每月给钱,母亲忙着享受生活。连每晚的饭,母亲都是端着水杯对着电视,等待劳碌一天的父亲回家炒菜。
再后来,小凤和哥哥分别成家,每次年节带孩子回家,母亲招待他们的,只有一种食品——饺子。是母亲小气,不舍得花钱么?不,她和哥哥时常给家里买东西,买回家的鲜鱼、鲜肉、鲜鸡、副食品都被母亲塞进了冰箱最底层,隔段时间清理一下,扔掉时间太久的食物。小凤也时常嘟哝着让母亲改善一下伙食,可是,每次,母亲不是把鱼做的不熟,就是把白条鸡整个地下锅顿。
每年除夕,看着大家晒出的一桌桌丰盛的年夜饭,小凤心里总是五味杂陈。她家的年夜饭,如果她和哥哥不插手,从不会超过三个菜。她和哥哥,从没吃过一顿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妈妈味道”只是听说和想象过!她给母亲买了学烹饪的书,让母亲每天收看“家政女皇”,可是,看归看,每次回家,身体康健,走路生风的母亲,招待她们的也只有饺子——第一口咬下去看不见馅,第二口咬下去馅没了的那种厚皮饺子。
家里各种电器: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豆浆机,微波炉,电饼铛,电高压锅……只要你能想到的,现代家庭拥有的,小凤和哥哥都给家里置办齐了,只是这些电器,每个都只使用一次,就永远地尘封在了小屋……遇到有新的家用电器上市,母亲依旧会言语间表示向往,小凤和哥哥忙着买回去,母亲用一两次,电器依旧逃脱不了被尘封进小屋的命运……
家,也总是被母亲搞的像展览会,沙发,有多少套沙发垫,母亲就会把他们都拿出来,层层叠叠铺上,五颜六色,花枝招展,参差地垂落到地上。
她的母亲,还喜欢买新衣服和新鞋,逢集必买。她喜欢穿新鲜的,衣服和鞋子更新极快。即使她和哥哥孝敬母亲的很贵的名牌大衣,也只是上身两三次,就被母亲塞进了柜子里……母亲说,我不喜欢贵的,便宜的多好,常买常穿新的……
小凤给我们讲这些的时候,怀里颠着胖嘟嘟的二宝,她说:我这么拼命挣钱,都舍不得如此挥霍生活……言语间,透露对母亲的不满和失望。
为了让父母不寂寞,小凤和哥哥早早就为父母置办了智能手机,家里也连了网……
小凤的母亲和父亲,平日的伙食很将就,面条、白粥、白馒头,炒菜都很少。实在不是生活条件差啊,肉食、副食在冰箱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坏掉,扔掉,可是母亲不做……小凤生气,指责母亲很多次:“为什么就不做呢?”母亲很无辜:“我不会做啊……”
不会,不会!从前,小凤把母亲的种种邋遢,凑合,懒散,不讲究,归结为母亲出身农村,经济条件差,视野狭窄,学习思考能力差,审美无情趣,可是这么多年来,她和哥哥创造了富裕的家庭条件,无时无刻不在悉心引导母亲把生活搞得更精致,更温馨,更上一层楼,可母亲依然我行我素,朽木不可雕。小凤逐渐放弃了对母亲的改造。她和哥哥,每次回家也几乎成了例行公事,哥哥的孩子和她的孩子,对母亲也丝毫没有亲昵感。
她的大女儿再问她“妈妈,为什么姥姥只会做我不爱吃的饺子,她很笨吗?”小凤很认真地对女儿一字一顿地说:
“因为,她的心里,没有爱!”
爱,是一种神奇的驱动力。因为对儿女有爱,才愿意去为她们学习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因为对另一半有爱,才愿意让他每天回家就享受温热的饭菜;因为对生活有爱,才愿意把家经营得熠熠生辉。
因为心中有爱,惜物惜福,每个平凡的日子,每件寻常的物品,才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因为有爱,人才会散发强力磁场和37度的恒温,吸引身边的亲人,而不是靠道德规范来压制儿女亲人来靠近自己。
年轻的女人,更需要去——爱。
许多做了妈妈的女人,抱怨孩子是世上另一种生物,难养难教。她们到处学习育儿经验,寻求更便捷的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方法,却吝啬给予孩子爱和滋养,她们从来不知道,爱,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我的一个同学,从前风风火火,脾气急躁,对孩子没有丁点耐心。生孩子三个月后,她就把孩子扔给母亲,自己上班去了。孩子6个月的时候,不幸感染了脑炎,留下了轻微的后遗症。滔滔的悔,恨和自责过后,她决定弥补孩子。辞掉工作,专心陪孩子成长。
我从没见过那么有耐心的妈妈,对孩子悉心教导,谆谆教诲。她的女儿,温文尔雅,聪慧优秀,从前脑炎的后遗症,早已不见踪影。我的同学,在教导孩子的同时,还创办了自己的培训学校。我时常向她汲取育儿经验。
每次,她都送给我一个字:爱!她对我说:这个世界,无爱不能,爱能修复一切教育的沟仄,甚至修复身体的缺陷。
这个世界,无爱不能,因为有爱,诞生了海伦凯勒,因为有爱,成就了德兰姆姆。
套用教育学家夏丏尊的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女人没有爱,没有温度,就如同风干的白菜,晦涩难咽,还散发着异味,让人避而远之。生活就不成其生活。
爱,是人类最好的修行,它能驱使你建设整个世界。女人,一定要——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