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了“充实调优建强基层队伍”的重要性。基层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实基石,肩负着将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任,是连接国家与百姓的桥梁纽带。各级组织部门需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指引,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系统工程统筹推进,在科学选用、严格监督、教育培训中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基层“生力军”。
优化选拔机制,筑牢干部队伍根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在干部选拔过程中,政治素质是首要条件。必须对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进行全面考察,形成“干部立体像”。通过严格的政审、背景调查、群众评议等方式,深入了解其政治表现,坚决杜绝对党不忠、从政不廉、为官不为、品行不端的“害群之马”进入干部队伍。只有政治过硬的干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坚守初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要树立“将基层一线作为培养识别选用干部的核心阵地”的选人用人理念,引导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任务艰巨、困难重重的地方去磨砺。通过日常了解、综合分析研判等方式,优先从基层一线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干部。对于在基层表现突出的干部,要给予更多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让实干者有舞台、能干者有回报、吃苦者有收获、优秀者有优先权,从而激活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
加强管理监督,保障队伍健康发展。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在干部管理中,既要注重激励机制的运用,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要强化约束机制,规范干部的行为。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奖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要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要构建联动监督体系,通过舆情监测、信访举报、民主评议等途径,动态收集网络平台、基层调研、民意测验中反映的作风问题,以坚决果断、毫不手软的态度,对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筑牢廉洁从政的坚固防线,确保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苏轼在《思治论》中说:“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要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干部培训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干部队伍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丰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可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案例实训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也可利用线上课程和网络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拓宽干部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干部教育培训也要坚持目标导向,必须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能力提升方面,要紧密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聚焦本部门的核心业务和专业知识,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培训,补齐知识短板,克服“本领恐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更要注重培养干部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使其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确保人岗匹配、人事相适、人尽其才,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委组织部李宗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