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一个矛盾体,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后来用两三年时间学说话,家长无不希望孩子学的越多越好。这就与后几十年为人处事,学会闭嘴,以免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形成了矛盾之一。
对孩子的教育,即望孩子成龙成凤,又不舍得磨练孩子的意志;盲目溺爱,一旦孩子没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牢骚满腹,委屈倍增,便把一切归罪于孩子,以致产生悲剧,形成了矛盾之二。
等孩子上了大学,家长千叮咛万嘱咐,要以学习为重,不能谈恋爱,使得大学期间没有恋爱经历。走向社会后,迟迟 未觅良缘时,家长又开始催婚,出现租对象回家见父母等尴尬之事,形成了矛盾之三。
子女如父母所愿完婚后,家长又开始盼望下一代早日诞生,又不给小夫妻留有空间,有的家长依赖性极强,打着子女不会照顾自己的幌子,时刻不离,其实就是满足自己的私欲,形成了矛盾之四。
在照顾下一代的事情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由于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素质修养等不同,或多或少又产生了分歧,有的婚姻解体,孩子成了相互争斗的工具,形成了矛盾之五。
上班时,每逢节假日,恨不得让时间停滞享受假期;退休后,自己安排充裕的时间,却又无所事事,感到空虚寂寞冷。形成了矛盾之六。
白驹过隙,本应对自己的以往做一个总结,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可偏偏就摒弃不了不良的执念,即不能换位思考,又不能与时俱进,总做着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之梦;买保健品延长寿命,投资上当受骗。美其名曰,是为子女减轻负担,实则是愚昧无知的自以为是,形成了矛盾之七。
活得通透的人,知进退,为自己而活,干自己喜欢的事,与子女之间保持友好沟通,各自有空间,相互理解,彼此不依赖,一切顺其自然。
可恰恰有的人,少不舍力,老不舍心,就是到死也没活明白,恶性循环于家庭,最后带着遗憾谢幕。形成了矛盾之八。
正如作家白落梅所说:
“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
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心态好的人,一辈子都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