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汉字?

01

相信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发现,如果能够很好的理解知识点,那么学习的时候会感到很轻松,倘若完全无法理解知识点,同一句话即便背上几十遍也依旧容易遗忘。

许多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不停地问:“为什么?”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虽然会给家长带来些许“烦恼”,但是也向我们再一次证明:不懂就问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只有把不明白的地方理解透彻了,才能真正明白某个词的意思、某个现象的原因、某个事物的结构,才能深刻地记在心中,不至于碰到同样的问题反复问却永远记不住答案。

02

最近,我儿子对识字产生了兴趣,甚至时而还会写出一、两个汉字。尽管有些书上说,不应该让孩子过早地学习汉字,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家长的强迫,孩子自己萌生的识字欲望应该属于自然发展的规律,没有必要去刻意地阻止或是打断,而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引导,帮助他去理解汉字的形成、汉字的意义,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汉字。

在儿子可以阅读一些简单的汉字的时候,他也尝试着写几个汉字。通过他自己书写的几个汉字,我惊奇地发现,儿子在记忆这些汉字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这种方法类似于图形记忆法。

图形记忆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图像和要记忆的文字或事物从发音或意念上建立某种联系。在他尝试写出来的“号”字中(见下图),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他是把这个字变成符号来记忆的,上面是圆圈,下面是个勾,因而,中间的横线容易被遗忘。而这种记忆的方法,也使他并不觉得记忆汉字很复杂,很枯燥,只需要把汉字转变成他熟悉的几个符号就可以了。

03

这又让我想起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交流障碍。我们会发现,起初的汉字就是象形文字,就是由一个个符号、一个个图形组成的。

因而,在帮助孩子记忆汉字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可以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把汉字转变为图形。有些简单的字,孩子可能自己会转变,有些字比较复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参考《汉字小学堂》,里面介绍了100个汉字,基本囊括了孩子最初需要学习的汉字。每个汉字下面均有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繁体、简体)的写法,一方面让我们了解汉字的隶变过程,另一方面帮助我们把汉字图形化。

04

为了使孩子摆脱死记硬背的模式,《汉字小学堂》的作者贴心地给每个汉字进行解释,并介绍造字本意,让孩子充分理解这个字产生的原因及背后的意义,方便孩子记忆,增加孩子的知识。

特别是有些汉字,创造之初,并不是现在我们常用的含义。比如“豆”这个字。我们按照理解,主要就是指豆类植物,却不曾想到,在甲骨文、金文的那个时候“豆”这个字更像是盛物的器具。因而,它的本义就是高脚的食器,只是后来被引申为豆类植物的意思。

我觉得汉字的学习也应该多元化,必须要摆脱死记硬背的误区,鼓励孩子去寻找自己的记忆方式,去探索汉字的美妙。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汉字小学堂》中的新编故事,让孩子学到更多的历史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汉字 1.(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 补充...
    moe阿酒阅读 1,376评论 0 1
  • 2017年8月13日 天气晴 星期天 今天中午我和婉婷一起玩,我们玩了很久很久,婉婷该回家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
    琦琦花仙子小月阅读 500评论 0 1
  • 01 两个月前,网点来了一个新同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做柜员,因为业务还不熟悉,有一天下班轧账的时候发现短款了五...
    龙小叨阅读 1,021评论 0 3
  • 秋高气爽,天气越来越好了,不知什么时候,早上开始凉了起来,出门只觉得秋风瑟瑟,这也是美好一天的开始…… ...
    小石码阅读 2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