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屈原

屈原魂断汨罗江
歌声余韵断人肠
举世皆浊我独清
自向苍天话短长

说起端午节,很多人都知道是纪念屈原,但究其根底,却不知所云。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楚辞,起于屈原,终于屈原。很多人借了屈原的光,却在光芒下渐渐暗淡,中华的两把硬弓(诗经和楚辞),最终在儒家的浪潮下,渐淡渐远,中华之精华,慢慢消散。到五四之后,西方文学大举入侵,中华精神阵地尽失。如今我们只能在古籍中缅怀曾经的辉煌,却无从填补今时今日的空缺。

文学,需要根基,失去的,断裂的,不是一个时代可以弥补,更不是一个人可以左右。如今虽然国学复苏,求源者甚多,但大多数是以国学为饵,达到个人目的。国学待兴,却要兴得有据,我们支持国学,不代表附庸虚假繁盛,走一天,看一天的路,终归路途正了,才有希望。

屈原的诗词充满了对世界的疑问,迫于政治的压力,而隐晦其实体,屈原的伟大,在于分得清政治与生活,虽自己受无端之苦,仍不愿众生苦,渔夫尚懂顺应时事,屈原却不愿与众生逐流。即便满世皆醉我独醒,依然要向天问问究竟。天无语,世飘零,一腔热血化孤灯。汨罗江畔厥然立,谁从我,独钓寒江万代,不迷蒙。

人各有志。屈原诗,乃作品。他的死,也是作品,是一种自我完成。刚才说政治、人生、爱情难成功,都因为不得自己做主。艺术上的成功,乃可以自主。屈原写诗,一定知道他已永垂不朽。
木心《文学回忆录》

屈原,向死而生 ,用生命的终结,谱写诗的永恒,人的永恒。我们纪念屈原,源之于此。

说到向死而生,不觉想起海子,现代诗歌中的一束光芒,在温情的祝福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仄仄生辉的太阳光芒,长耀大地,长耀心中。

生命诚可贵,什么价更高?爱情,诗歌?都不是。是存于心中的精神,在万古枯木中传承。

生命短短,天空阴晴不定,一天一年一生的时光,都不足以阻挡历史的车轮。

车轮滚滚,握笔成尘,拂袖间,百花开,百花落,只留一缕孤魂。

孤魂不灭,青灯不灭,桃花泛红落秋叶。千年忧思寄端午,可有人来。

人来屐旅,东渡过海,应时应命应景。魂不在,终回望,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曲回梦中来。

齐悦梦想社群第二篇
五连悦读5113-朗月微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美人》口碑悲剧了。本来我想怎么着,也能帮助年轻的中国是深入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呢! 但是世事无常,实非我...
    时光门外阅读 2,812评论 0 1
  • 【编者按:如果有兴趣学习格律诗,请通读全文,全文共计26800字,不含卷首编者按的内容。特别提示:本文完全免费,如...
    大侠霍元乙阅读 12,892评论 84 131
  • 浩浩长江魂, 清清秭归水。 芈姓到熊姓, 熊姓到屈姓。 屈原渐长大, 自幼好读书, 胸怀凌云志, 辅佐楚怀王, 倡...
    红莲叶阅读 4,332评论 5 15
  • 《念屈原》 汨罗江畔作了断,豪情万丈神采显; 一番感慨死未惧,不为怯懦神魂颤。 心心相传千百年,英雄伟绩名震旦; ...
    好郝说话阅读 1,449评论 0 4
  • 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有着什么样的面孔,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有着什么样的工作,慢慢长大,会觉得生活好苦,觉得孤独寂...
    大胡子_3ba0阅读 9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