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前,先教育自己

“我像一艘破旧不堪的船,沉到了海底,是您把我捞了上来,又让我看到阳光。”这是北京一位高知家庭孩子,被医生从死神手里夺回,当时说出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被救的女士,未婚,43岁的她已满头白发,面无血色,四肢骨瘦如柴,腹部肿大,生命奄奄一息。

那么年纪轻轻,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跟父母从小的教育完全分不开。

一、父母设计的人生轨道。

故事得从父母说起。孩子父母都是某大学教授,从小家教很严。除了读书,父母还是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再无别的要求。

孩子受的教育,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再到名牌大学。光看这一点,让无数家长看了,羡慕不已。

孩子一路顺风顺水,毕业后,也找到了一个众人羡慕的好单位。父母原以为,孩子的人生将一步步开挂,最终走向辉煌。

岂能料到,进入职场后,一帆风顺的人生正慢慢发生转折。孩子处理不了职场关系,回家跟父母诉苦。父母不愿倾听,反而责怪孩子无能,又准备将自己的一套传授给她。

可是孩子和之前相比,判若两人,她不再逆来顺受,与父母大吵了一架,关系也长期陷入了僵持中。

2.父母的不尊重,正一步步毁掉孩子。

有一天,孩子恋爱了,对方是名门之后。当孩子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谁曾想,父母进出言不逊:“你配不上他,还是重新找一个人嫁吧!”

听到这话,犹如当头挨了一棒,瞬间,孩子心凉了,默默地离开了父母。 

“你配不上他”,这几个字一直在孩子心中盘旋,挥之不去。

最终,没得到父母的支持,女孩只能被迫与心上人分手。父母很高兴,孩子却永久性地关上了那扇心门。她的人生,也从此变得一蹶不振。

3.工作与恋爱双重打击,孩子心理出了问题。

职场的人际关系,恋爱的不被支持,让高知父母的孩子抑郁了,还辞去了工作,到北京郊区一个农村独居,一居就是三年半。

这期间,女孩很孤独,于是养了兔子,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生活上,全靠父母定期送来的食物和日用品度日。夜里感到害怕,不敢闭眼睡觉,就昼夜颠倒,晚上活动,白天睡觉。

久而久之,父母见她面黄肌瘦,腹部肿大,精神恍惚,就强行把她送进了医院。辗转了很多医院,最终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活不过两个月”。

后来,在“被判了死期”送去临终关怀前,遇到了良医——原卫生部副部长、著名妇科肿瘤专家曹泽毅。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写在最后

高知父母设计的人生轨道,让孩子读书顺风顺水。可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发展,把自己的一套强加给孩子,忽略孩子的各种感受,孩子迟早要栽跟头。

毕竟,这样的孩子,缺乏自由,不被尊重,小不满成大积怨,隐怒终会爆发。

父母震惊,万分不解,以为所做都是为孩子好,却忽视了”汝之蜂蜜,乃彼之砒霜”。你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给再多又如何?

当孩子到了人生某个节点,即便是父母,也始终无可奈何: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太大,孩子无处疗伤,最后只能选择自残或报复社会。

这不,43岁未婚的她,已经满头白发,面无血色,四肢骨瘦如柴,腹部肿大,生命奄奄一息。

在一次次自由被剥夺,父母一次次付出成了有条件的爱后,孩子早已缺失了爱自己的能力。

回首这个养育过程,当孩子一次次反抗,父母却视若无睹,让悲剧一次次出现,父母却觉知过晚,甚至全无觉知。

某一天大梦初醒,想力挽狂澜,可已无力回天。孩子都这样践踏自己了,父母又能何如?父母说再多、做再多,都已经来不及了!

呜呼哀哉,可怜的孩子,可悲的父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教育归根结底不是怎么教育孩子,而是怎么教育自己。

老子说:"自知者明。"父母只有首先认识自己,教育好自己,并活在自己内心的光明里,才有可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给孩子带光明。

愿每个父母,教育孩子前,先教育自己。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让他来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