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也有爱与不爱的权利

文/不是雨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是4月1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愚人节。很多年前,愚人节就是用来捉弄人的节日。

2003年4月1日,那一年的愚人节,张国荣自杀了。往后每年的这一天,愚人节不再愚人了,变成了张国荣的忌日。

今天各大小平台都在播放张国荣的金曲,或许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才能想起张国荣曾经的风华绝代。

风华绝代是形容女人的,可是用在张国荣身上却恰到好处。

我不是张国荣的狂热粉丝,小的时候看《白发魔女传》,迷恋的是林青霞;看《胭脂扣》,迷恋的是梅艳芳;看《倩女幽魂》,迷恋的是王祖贤……那时候能叫的上名字的港片似乎都有张国荣。

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前半句形容那时候的港星是最合适的。张国荣也许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

一部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让张国荣人戏难分。他把自己当成了程蝶衣。我记得影片里有一段少年蝶衣的经典对白: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结果被狠狠地打了。于是变成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一个对世界还没有完全认知的小男孩,为了生存,被做妓女的母亲送到戏班里学戏,虽说是下九流,但是这是唯一一个能让自己有出路的行当。

不知道当时的张国荣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接下了这部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他把自己当成了程蝶衣,完全到了忘我的地步,不疯狂不成魔。

虞姬自刎,戏结束了,张国荣却久久不能走出来。据港媒报道,张国荣最初是喜欢女人的,后来男女都喜欢,到最后变成只喜欢男人,成了彻底的同性恋者。

我倒真希望是《霸王别姬》这部戏影响了他,只有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里,才能把人物演活。

现在的电影里,看多了面瘫脸,演戏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圈钱,而哥哥这种玩命式的表演,才是我们最留恋的吧。

就算到了科技发达的21世纪,在中国,同性恋者还是被边缘化的一群人,她(他)们见不得光,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找寻自己内心的幸福和安静。

哥哥自杀,也许是受不了旁人异样的目光,于是抑郁了,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世界还是照样在运转,不会因为谁的离开,而发生任何改变,哪怕这个人曾经是万人仰慕的巨星。

同性恋者,她(他)们也有爱与不爱的权利。

儒家文化渊远流长,中国说到底还是一个传统国家,男欢女爱,生儿育女,阴阳协调,才是正常人最想看到的。

所有脱离这个范围的男女,都要被人所不耻。

愿哥哥在天堂没有被歧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