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为感激李笑来老师。
人生路上:父母是子女的起点;孟母三迁;环境决定一个人的高度……都是有道理的,而且这些道理都是“真真的”。
小时候,生活在“聪明”与“笨蛋”的价值观里,当然,这些首先是大人们的价值观,以致于“努力”都是笨蛋的替代词。因为聪明人是一点就通、一看就会、学什么都轻松的人,需要努力的当然是笨蛋们了。
加之儿时“好坏对错”的二元世界观,加之天生的自卑、恐惧心理,加之好面子排斥努力,生生错过了几辈子(七年一辈子)应该的努力。好高鹜远、眼高手低、表现型人格的人,估计都不理解“努力”。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能力是变量,努力确保变量的正向发生,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达芬奇画蛋、孙康映雪夜读、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被认定为傻子的爱因斯坦、曾国藩……
如果从成长的角度(人是要成长的,连花鸟鱼虫树等自然中的动植物都要成长,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可以把身边的人大致归为表现型和进取型,努力正是进取型人格的核心。
儿时的错误在于,以为命由天注定,贴上什么标签就傻傻地背着,心里傻傻地认命。所以人跟动植物没啥区别,有时候环境决定一切,正如《流血的仕途》李斯在看管粮仓时发现:粮仓的老鼠肥硕悠闲自得,厕所老鼠瘦小惊慌失措,同为老鼠却环境不同境遇不同,悟出环境的重要性,从此努力帝王之学,学成后直奔最有前途、也是最好的平台秦国,自此辉煌一生。
众生皆苦,人生中遭遇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有的光鲜亮丽都对称着努力付出。如果贴上聪明的标签或转而追求聪明,自然眼高手低与现实脱轨,堕落为笨蛋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