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间六七平米的厨房。
左边是一个双开门的大冰箱,贴墙立着,似乎是五六年前买的。冰箱右边,一个油渍斑斑的纸箱子里盛满了胡乱堆放的各色塑料袋,箱子一面贴着冰箱壁,另一面则恰好贴着墙面。墙面上,一只红色镂空格子的塑料小桶和一摞崭新的白色塑料袋挂在一只挂钩上,位于里边,靠外的位置并排挂着一个大大的玻璃锅盖。那悬挂东西的透明钩子是女主人在网上批量购买的廉价挂钩,几乎遍布厨房的各个角落,甚至在厨房以外的空间也被充分利用着。
右边是倚墙而砌的带有三个柜子的案台。最左边的柜子里挤满了一壶一壶塑料桶装的油,有色拉油、花生油,有些壶看着很新,几乎还没打开用过;有的壶非常旧,壶内的油已经用去大半,白色的壶口还沾有一些淡绿色的霉;还有一些空壶。中间的柜子最大,是左边柜子体积的两倍,上下两层塞满了碗、盘、锅、盒,有的已经用过十几年,有的还只用过几年,新新旧旧的碗、盘没大没小地叠在一起,毫无章法地堆放,见缝插针地塞满,还有不少用了洗、洗了用的一次性打包盒,常年累积的油渍像给它们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透明的铜漆,拿在手里有不舒适的黏腻感。案台面上,五花八门的调料靠着墙角,窝在一张锈迹斑驳的银色大铁盘中,一只粉色的迷你小烤箱就在它们附近不远处。
从烤箱到水槽的这段距离里,刚好够站两个人,不过此时只站着一个人,是个年轻清瘦的身影,她是女主人刚回来不久的女儿。她很少回家,就连今年的春节也留在了遥远的外地。而每次回来,她都会按自己的习惯把妈妈因长时间忙碌下没有细致照顾的厨房重新收拾一遍,算是给自己接风洗尘。
她在一张老旧的厚木板上切着新鲜的猪肉,砧板周围摆满了用塑料盘装着的切好的食材:洋葱、青椒、大葱、蒜末、牛肉、猪肉、茭白等等。它们和水槽之间仅仅隔着一只白色镂空的塑料方篓,那是她用来放置洗干净了的厨具的(镂空的格子刚好可以用来沥干水分)。不过妈妈总是习惯性地把它用来随便放东西,只要案台上有暂时没有利用起来的空容器,不管干净与否,都会被堆放到里面。(妈妈是见不得台上摆得到处都是东西的,她认为的整齐是把东西堆叠在一起。)每每这种时候,女儿都会默默把妈妈放进去的东西拿出来,放到她认为合适的地方,在她眼里,那个白色镂空的篓子只能用来放洗过的东西。
水槽的水龙头被安置在右上角,和墙面之间形成一个窄窄的空间,刚好可以把我给放进去。我是一瓶带手提柄的洗洁精。
女主人用完我后,喜欢把我的按压头朝外放着,而且把按压口转到对准池子的方向,这样她用我的时候不用把我拿起来,只需要一只手稍稍一按,我肚子里那点透明的凝胶状化学液体就轻轻松松流进了水槽里。
女儿刚回来的那天,我就是这样被放着的。她来用我时,先是按着妈妈的方式用了一遍,但似乎不太顺畅,于是就把我拿了出去,左手提着,右手按着,毫不费力就把我那所剩不多的内存压进了水池里。后来她放我回去时,便自然而然把我掉了个头,让我的按压头靠里、手提柄靠外待着了。
此刻,水池前站着的就是正在放水洗锅、洗碗的女主人。她五十多岁了,乌黑浓密的长发中藏着不少雪白的丝,额际的头发又呈现不大合群的稀疏。她身材相当肥胖,尤其肚子肥大,仿佛有个孩子赖在里面没出来。她比女儿矮上一个头,却有女儿两个宽。据说她从小就这样,几年前也尝试过减肥,但身体不好也不适宜减肥。她有一双肉肉的、布满细细皱纹和裂纹的小手,那双手冬天还得在冰凉凉的各色蔬菜里、洗菜水里翻来覆去,又很少记得保养。它们会写的字不多,会做的菜不少,每年春节都能像模像样地折腾出一大圆桌子的团年饭。
她来用我的时候,也是像女儿一样把我拿出来那样用的,只是放回去时,她固执地把我掉了个头,遵循着自己原来的方式——按压头靠外,手提柄靠里。放好之后,她叫了一声一直没有说话的女儿。
“小兢,你看,洗洁精这样放着,把它的口朝外,这样可以直接挤出来,就方便多了。”
妈妈说话时,语速稍微有点快,声音比较洪亮。她一说话就像嘴里的话快要跑掉似的,要赶紧把话说完,而且一句话里往往有好些意思来回说,仿佛前面说过的话马上就想不起来似的,得赶紧再说一遍,生怕听的人没记住。
“我喜欢拿起来挤,拿起来更方便。”
女儿仍旧低头认真切着肉,没有去看妈妈,说话时,动静比妈妈小很多,语气也显得有种不经意的冷淡,仿佛总是没有什么说话的劲头,尽量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清楚意思。不过,这会儿她的冷言冷语更来自于心不在焉——她刚刚分手了。
“那真是怪了!明明我的方法更方便啊。”
在女儿的印象中,妈妈的口头禅好像就是 “那真是怪了!” 妈妈说她大夏天穿长长的棉袜和运动鞋热、她说不热时,妈妈就会说 “那真是怪了!” 妈妈想让她穿裙子、她说穿裙子不方便时,妈妈一样说“那真是怪了!” 妈妈让她留长发、她说留短发方便时;妈妈喜欢吃腊肉她不喜欢吃腊肉时;妈妈觉得走路费劲而她就喜欢走路时……总之,女儿发现,只要碰到妈妈和她喜好或习惯不同的事物时,妈妈都会说:“那真是怪了!”
“你觉得方便你就那样用,我有我的习惯。”
“你试试我的方法,肯定更方便。”
“我是试过了才觉得不方便。”
“那真是怪了!你怎么就不能听听别人的建议?”
“你怎么总是那么喜欢给人提建议?” 女儿忽然提高了音量,语气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耐烦。
“我难道连建议也不能给吗?”
“为什么你说的方便才叫方便?现在做饭的是我,我按我喜欢的方式来。”
女儿几乎吼起来。她每次这样情绪激动地说话时,就容易说话不连贯。大多数时候,她都不擅长与人争吵,一旦生气或不开心,就会以深深的沉默来面对外界,直到自己不再为那些让他一时感到生气或不开心的事而纠结。
“你总是这样,从小到大都不听别人的建议。”
妈妈被女儿的怒吼也激起了情绪,她连珠炮一样的嘴安静了下来,把那突然激起的怒气灌注到她肉肉的布满细细皱纹和裂痕的手上,收拾东西的动静变得异常的响。
同样安静下来的还有女儿,猪肉被她切得更专注了,仿佛这辈子第一次切猪肉似的。她一边手里切着肉,一边耳朵听着妈妈无声地发泄着委屈、怒气和不解。似乎在那骤然紧绷起来的寂静氛围中,妈妈的委屈、怒气和不解通过空气流向了女儿的眼底,年轻的女儿视线忽然模糊起来。她在这一刻又想起刚刚破碎的爱恋,她心中的委屈、怒气和不解混合着与妈妈之间双向的委屈、怒气及不解酿成了一颗眼泪重重地落到了砧板上的猪肉里。
这下可好了,一盘好好的茭白炒肉丝要变得又咸又涩了。
2
回想过去的十多年,女儿忽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把 “听别人的” 改成了 “听别人的建议”(她还在某一次提建议时,强调是“建议”而非“意见”)。过去,这个胖胖的孤独的女主人常常喜欢对她的女儿说:“你怎么就不能听听我的?” ,并且脸上一定会武装出一副脆弱的无奈与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