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创造力,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社会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要鼓励和赏识创造思维
曾经有个小男孩拿着物理试卷去找老师,问:“为什么我的题目做对了,却没给我分?”
这其实是一道利用气压计计算大楼高度的物理题。
小男孩用了一根绳子绑着气压计吊到地下,然后量绳子的长度,得出高度。
一般的老师肯定直接给零分了。
但是这个老师说:“如果你能再想出一个方法来,我就给你分数。”
小男孩说:“我还可以想出很多方法。
比如,我用气压计贴在墙上,从一楼到顶楼,一次一次往上比划;
不过我更喜欢的方法是去找保安大爷,让他告诉我楼的高度,然后我把气压计给他。”
最终,老师果然就给了这个孩子分数。
这个孩子名叫莱纳斯·鲍林,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
可以说,他取得这样的成就,那位老师功不可没。
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其实教育,并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鼓励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系列的心智习惯,比如好问、执着、爱想象、协作、自律等等。
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成为这些思维习惯的培训师和教练,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这些特质。
二、对错误保持宽容
很多老师一看到学生犯错,就一棒子打倒,严厉批评,这肯定是不对的。
没有试错,哪有创新呢?你要想创新就一定得有点冒险精神,承认错误,从错误中不断培养创新力。
你比如说,硅谷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创新力最强的地方?就是因为那里是世界上对失败最宽容的地方。
再比如,发明大王爱迪生,他之所以有那么多项重大发明,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失败极度宽容。
一次次发明灯泡失败之后,爱迪生甚至开玩笑似的说:至少我知道了一千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
不过,咱们的学校在这点上做得可不是很好。
比如世界教育创新大会就有一项调查,发现百分之六十多的受访者都表示现在的学校扼杀创新力。
所以在那届大会上,有人就倡议设立一个“国际失败日”,提醒教育工作者宽容失败在鼓励创造力中的作用。
三、跨学科学习
现在咱们的创新,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不同学科的交界点。
正如乔布斯提过的,把看似不同的点联结起来,就会产生创意和创新。
例如,医学领域的发展你得关注生物和基因工程;汽车领域的创新可能和人工智能相关……
也就是说,你只有经常跨界,未来才会有可能有创造力。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别想那么复杂,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时不时来点新花样,尝试了解不同背景的人,
换一只手刷牙,换一条路去上学,这些都是跨界,都能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采用多元表达方式
我们的左右两半大脑分别对应着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现在的教育,重点培养了学习者逻辑的、理性的那一面,
但是对于另一半大脑的开发却远远不够,也就是感性、发散的那一面。这就对激发创造力非常不利。
举个例子,有两家机构都是做儿童性教育的,都声称保护儿童和尊重儿童,这就是理性的表达。
但让他们用“未婚先孕的少女是****”这个句型来造句。
第一家回答的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像是过早开放的花朵”,
另一家则是回答:“未婚先孕的少女是堕落的天使”。
听出来区别了吗?这就是感性的表达,它反应的是你的下意识,
经常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对培养创造力非常有用。
当然,除了说话,还有绘画、音乐、舞蹈等等,经常用这些表达方式,对培养创造力也很有效。
其实现行的教育有不少问题,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所以,无论你是父母,还是老师,一定得做出改变。咱们上面说的赏识创造思维、鼓励试错、跨学科学习、多元表达这四招,你不妨试一试,说不定对孩子们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