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就我现有的印象,必修二最难,既有神经细胞动作电位,还有遗传。

不易理解,看不见摸不着。

这种情况到必修三就有所好转: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

比如演替。

一块大岩石,开始什么草都没有。

一般来说会先长什么呢?地衣,比如一些草坪上会有那种一块块大石头铺成的石头路,有比较老的看起来黑乎乎的,踩起来滑溜溜的,那应该就是地衣,更老一些的,都泛绿了——苔藓。

接着就是草本植物,灌木。最后是乔木。不过这种一般就看不到了。因为不再是路了。就算有岩石也看不到了。

可为啥呢?因为啊这些植物的根,就从地衣开始,开始干岩石。

越干呢,条件就越好。

所以能长的植物也就越来越厉害。升级打怪。

就是这么一个逻辑。很简单。

必修三前半截可能要难理解一点。

但必修一是重点。

当然我说这些可能一点用都没有,对某些人还会有害(比如我自己就很不喜欢听别人介绍他们的感受,我知道了这很难,有什么用呢?又不能改变这依旧很难的现实。),可能唯一有作用的地方在于:哦他也这么觉得,那我觉得很难也就不成为一件怪事了。

关键还得靠自己感受。

就像我这篇也是靠自己感受一样。

青砖绿瓦(当然图中只有青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